-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洛阳市教育干部培训班专题讲座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 洛阳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孟宪乐教授 Prof.Meng Xian Le 纲 要 一、教师发展研究的反思 二、“教师教育”概念所隐含的发展脉络 三、教师发展理论的重建 四、概念重建:“教师教育”制度设计的 前提 一、教师发展研究的反思Reflecting about Research on Teacher Development 1.国外研究Research on Teacher Development in Western Countries ——主题的演化:教师培养(职前教育,职后教育)、教师成长(全面全方位) Being evolved in the theme of research on teacher development: teacher education ( pre-service, post-service) , teacher growing ——理论的深化:理解教师专业、知识的特点,教师成长阶段,优秀教师特征等 Being deepened in the theory of teacher development : under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 profession and its knowledge, stages of teacher growing, qualities of advanced teacher, etc. 几种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划分理论 1、卡鲁索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焦虑/欢快期 混乱/清晰期 胜任/不胜任期 批评/新意识期 更有信心/更不胜任期 失败/缓和期 2、卡茨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求生阶段(任教开始1、2年) 巩固阶段(任教第2、3年) 更新阶段(任教第3、4年) 成熟阶段(任教第3—5年) 3、休伯曼等人的教师职业周期论 入职期(第1—3年) 稳定期(第4---6年) 实验和急变期(第7---25年) 重新评估期(第7------25年) 平静和关系疏远期(第26---33年) 保守和抱怨期(第26—33年) 退休期(第34-----40年) ——方法的特化: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等 Being specialized in the approach to research on teacher development: action research, narrative research, etc. 2.国内研究 Research on Teacher Development in China ——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与借鉴 introducing and using for reference theories of research on teacher development in western countries ——针对当前中国教师发展现实问题的研究 studying on problems peculiar to the current teacher development in china 如:专业成长阶段、目标、方法等 教师专业成长四阶段 1.调整磨合期——前3年 2.适应发展期——4-6年 3.成熟提高期——7-10年 4.反思创新期——10年以后 教师应该追求三个境界: 教师的职业境界—经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所谓经师指,教师要象传教士布道一样,严肃、严谨、严格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做一个不“误人子弟”的、合格教师。 教师的专业境界—能师。所谓能师,就是具有教育智慧的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能师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有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有出色的教学效果,有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探索,直至著书立说。 教师的事业境界—人师。这是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以自身人格的魅力塑造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这种境界也是教师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享受境界。 校本教研的基本流程 理论学习 规划 执行 反省 校本教研的方法 (一)群体式教研 全校教师以教研组、课题组、自愿者组合等形式,在探索教改之路、“摸石头过河”的同时,加强群体学习,用学习的力量避免盲目,通过大家关心的教学事件的讨论,共享理论学习的成果。 校本教研的实践策略 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 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依赖,构成一个不可 或缺的统一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