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2010年吉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望 蓟 门
祖咏
  燕台①一去客心惊, 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②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③。
少小虽非投笔吏, 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唐代的范阳道,以今北京西南的幽州为中心,统率十六州,为东北边防重镇。它主要的防御对象是契丹。
②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
③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翼是燕山山脉,带山襟海。
(1)在开篇两联中作者触景生情,其中哪一字起到了诗眼的作用?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为何产生这种感受。
(2)尾联中作者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终军请缨的典故。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答案  (1)“惊”。首先是因为军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迭,可见军营中号令之严肃;其次,是在严冬初晓、
积雪万里的时候,作者远望到在半空中猎猎飘扬高悬的旗帜,这种肃穆的景象,暗写出军营中庄重的气派和
严整的军容。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诗人心灵震撼了。
(2)诗人虽则早年并不如班超,可是见此边营士气,却也雄心勃勃,要学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为国
立下奇功。(2分)末二句水到渠成地顺应“客心惊”,结束全诗。
3.(2010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山 行 即 事    
宋  王  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①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②。
注:①蘋: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1)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是如何统领全诗的? 
(2)本诗以“山行”为题,诗句中却没有一个“行”字,诗题与诗句是不是矛盾?请作简要分析。
 (3)请简要理解“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的含义。
答案  (1)运用了拟人手法。(“想像”也对)由首联浮云不定议“阴晴”领起,颔联写“荷雨”、“湿”,下起
雨来;颈联写“日出”,太阳又出来了。
(2)不矛盾。全诗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所写内容从浮云在空,到荷雨湿衣、蘋风吹袖、鹊声喧日、鸥鸟狎
波,都是“山行”过程中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合起来,就是所谓“山行即事”。
(3)尾联运用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并不是说行者真的喝多了酒,需要解酒困,而是用“唤醒三日酲”,
表现山色的可爱,能够使人神清气爽,困意全消。
4.(2010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千秋岁①
[宋]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②,鹓鹭同飞盖③。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春去也”一句,暮春时节,落红无数,感叹岁月流逝,良时难,有惜春伤己之愁。
秋日怀九华旧居
杜苟鹤
吾道在五字①,吾身宁陆沈②。
凉生中夜雨,病起故山心。
烛共寒酸影,蛩添苦楚吟。
何当遂归去。一径入松林。
[注]①五字,指儒家的“仁、义、礼、智、信”。②陆沈,比喻沉沦不被人知。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
(2)联系全诗,诗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答案  (1)用烛影、蛩鸣衬托诗人的孤独和酸楚,营造了孤寂、凄清的氛围,情景交融。
(2)①身在异地,对故乡的思念。②弃官归隐的思想。③为自己的处境深感悲苦。
④在艰难处境中坚守自己的人生道德标准。
6.(福建省漳浦一中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诊断)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
(1)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分)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三四句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途中见杏花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瞑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1)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1)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
(2)惜春之情。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元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故国之思。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2季度5G产业和市场发展报告-TD产业联盟.pptx VIP
 - 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docx VIP
 - 2017年11月浙江卷(健忘妈妈趣事)-2022年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历年真题解析(40张精品课件).pptx VIP
 - 2023年资料员资格考试题库答案下载.docx
 -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专项测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2025年护理核心制度考核试题(附答案).docx
 -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华传统文化之文学瑰宝》2021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RAZ-D分级阅读学前英语绘本Pillow Fort Password(可打印成册).pdf
 - 《赤壁》PPT下载一等奖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ppt VIP
 - 论语 原文版精校 可直接打印.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