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山东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古代考点提升练试题鲁人版.docVIP

【步步高】山东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古代考点提升练试题鲁人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点提升练 一、咏物诗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榴花 朱 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榴花无人观赏的慨叹,并借此抒发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无限感叹。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园小梅 林 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注]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 霜禽:冷天的鸟。 (1)请简析首联中突出梅花特点的“独”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间两联是怎样写梅花之美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百花凋谢,只有梅花独自开得热烈而美丽。一个“独”字,突出了梅独特的生活环境、不同凡响的美丽和孤傲的品格。 (2)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颔联直接写梅花稀疏、横斜的姿态和清幽的芬芳,写尽了梅花清雅高洁的气质风韵;颈联从侧面描绘梅花孤洁之美——霜禽想要在梅枝上停息,必须先偷眼看看,表现了霜禽对梅花不敢随随便便,既爱且敬的心理;粉蝶如果知道有梅花,也一定高兴极了。这样,梅花的美就从其他动物如何对待她的态度中表现出来了。 ②视觉、嗅觉相结合:颔联上句侧重从视觉角度绘其倒映在清澈水里的横斜、疏淡的梅影;下句则从嗅觉角度写黄昏月下暗中浮动的缕缕清香,传其神韵。 ③虚实结合:颈联上句霜禽欲下是实写;下句,梅花开放时并没有粉蝶,所以用“如”“合”这样假设猜度的语言,是虚写。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 贺铸①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 ①贺铸:北宋词人。《宋史·文苑传》载贺铸“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 (1)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词,说说词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托物言志(以物喻人);②以荷花的幽香比自己的品德,以蜂蝶断然不来比统治者对自己的不欣赏,最终只能是凋零、苦悲的结局。 (2)对自己不愿趋时媚俗的高洁品质的坚守;隐含被命运捉弄的嗟叹,显示出年华虚度、失时零落的悲哀。 二、山水田园诗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 [宋]洪炎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村。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画元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 (1)诗中说“有逢即画”,诗人见到了哪些景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写景有何特色?请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高山、田野,人烟、村庄,飞鸟、丛花、流水。 (2)从听觉和视觉角度,稀“疏”的“钟”声是听觉,“花边流水”是视觉。 仰视与俯视相结合,“鸟外”是仰视,“花边流水”是俯视。 虚实结合,由实的所听到的钟声联想到虚的看不见的“灵隐寺”,由实的所见的“花边流水”联想到书中的“武陵源”。 解析 (1)写灵隐寺、武陵源不可,因为它们非“逢”之景物。(2)注意多角度切入。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行即事 王 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苹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注]。 注 酲:chén,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1)首联写天气,统领全诗,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