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越文化生成发展的重要基因.pdfVIP

水文化——越文化生成发展的重要基因.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文化 ——越文化生成发展的重要基因 孟繁华 人类,亦可说是环境的产物;它的活动、分布及各方面的发 展,均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和影响。研究一种文化区域的历史 地理特色,阐释其环境与文化的关系,将会使一种地域文化研究 推进到一个理性的层面。因为“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某 种可能性,而人文因素是使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选择动 力”①。越文化源远流长,她所呈现的地域文化特征,除社会结 构的因素外,与其区域的自然环境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笔者认为,水文化是越文化生成发展的重要基因,尤其是随着漫 长岁月的历史流变,它已成为养育越文化的活力之源,正因如 此,越虽作为邦国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而作为一种地域 文化,其地域的人文情愫、文化传统绵延不绝,蕴含有巨大的文 化能量,在其空间力建构上“和而不同”,仍闪烁诸多亮点,始终 与时俱进,异彩纷呈。 ①冯天瑜:《人文论衡,武汉出版社1997年版,第64页。 5D越文化与水环境研究 、处“南”独厚、居“越”独丰的水环境, 是孕育越文化的母体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也是民族文化之源。中华大地的水环 境,一直呈现处“南”独厚、居“越”独丰的地理特征,这也是越文 化最突出的环境优势。这种优势自古有之,沧桑未移;既为越文 化的生成提供了丰腴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越文化的发展架构 了历史和现实的温床。这里所说的“南”,是指我国古越人、越 族历代繁衍生息、聚居的江南,即处于长江中下游(即古称之扬 水、汉水以南)的一个大的越文化区域。《吕氏春秋·恃君篇》 云:“扬、汉之南,百越之地……多无君。”张正明先生更是明确 指出:“从今鄂城(今湖北鄂州)起,沿江而下逾湖口,登陆而东 至大海,土著民族即为越人。”此江南一带,水网纵横,大小湖泊 星罗棋布,东南濒海,得水独厚。正如《盐铁论》云:“山海之利, 广泽之畜,天地之藏也。” 这里所说的“越”,即指春秋时吴、越立国的史称“吴 越”之地。就地域文化而言,越与吴同源,“接土邻壤,交通 属,习俗同,言语通”.文化极具共性。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 看,吴文化、越文化无法分开,实际上吴的土著民族也是越 人;即使有“吴为周后”之说,有学者称其为“越化的周 人”。公元前473年句践平吴,吴、越实已合二为一,是著名 的南国水乡。随着历史的推移,此地“东南形胜”,因水而兴 而荣,逐渐将“三吴”(指吴郡、吴兴、会稽即今江苏苏州、 浙江湖州、绍兴)连为一体,“钱塘自古繁华”,为催生越文 化搭建了一个颇具历史意义的地理平台。 水 文化5, 王勃《滕王阁序》所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虽说的是南 昌,其实概说越文化所涉区域并不过誉。此江南、越地,是后世 公认的“江南鱼米之乡”,亦是李斯《谏逐客书》所云“江南金 锡”最多的矿冶地带。从商代而至秦汉,中原所需铜铁资源大 部来自于此区域的大冶铜绿山、瑞昌铜岭、安徽铜陵等鄂、赣、皖 主要矿区。中古以来,苏南、浙北,更是中国人才和赋税的渊薮。 而且周代的青铜工艺,以扬州吴越之地为最精。对此,吕思勉所 著《先秦史》认为:“北方知用铜,系由南方传授,则似无可疑 者。”张正明先生说:“在铜器时代,没有采炼铜、锡、铝之类有色 金属的矿冶业这个强项,就无何物华天宝可言了。”①纵观历代 华夏各文化区域,物华天宝与人杰地灵兼而有之的,唯越文化的 历史地理区域之江南而已。 总之,越文化的生成区域,处“南”居“越”,山重水 复,山环水绕,其水环境优势是中原、关中和西南诸省都无可 企及的。水有灵气,水生物华。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 杭”。亦是对此最好的注脚。而且,越地及周边,铜铁、稻 米、水产海产资源富甲天下,既有烟花江南胜景,又是天赐风 水宝地。尤其在上古中古时代,越地水运占绝对优势,人流物 流交通便捷。一是缘此地利,二赖其先民开发之功,从先秦至 明清,此地所创建的区域文明积淀深厚、历久弥新。水文化如 藤萝蔓布,瓜瓞绵延,成果丰硕,同时也给予历代绵延不绝的 越文化提供了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