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导学案.doc
狮子庙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师生共用导学案
课题:张衡 课型:讲读课
主备:辛春生 审核: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2、学习本课会认的字9个,会写的字15个,要求掌握的词语10个。
3、鼓励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学习难点
了解地动仪的构造及功能,鼓励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学习准备 图片、生字课件
学习时间 2学时
学习流程 第一学时
一、激趣导入
1、导语: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科学秘密,科学家们在研究、探索,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科学之谜。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天文学家——张衡。
2、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默读边思考: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了张衡的?
(2)说一说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生字词
三、展示交流
1、小组交流自学生字情况。
我自己学会的字、词有:________________
我认为比较难写的和容易写错的字有:_____________
2、重点指导学生易读混,易写错的生字。
3、出示生字卡,检查学习情况。(指名读、自由读)
4、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语句中读一读。
5、交流课文大意:
①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
②地震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张衡发明了地动仪。
③地动仪构造精巧,能预测地震。
④公元138年发生了一次地震,地动仪做出了准确的预测和报告。
⑤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预测仪器,他的发明创造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达标测评
1. 看拼音,写字词。
jì lù zhēng zhào piàn rén zhu? yuè
( ) ( ) ( ) ( )
dāng lāng cháo tíng shān bēng gòng xiàn
( ) ( ) ( ) ( )
2、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学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结识了杰出的科学家张衡,他经过研究发明了地动仪,地动仪是什么样?它能不能准确地预测地震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张衡的?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合作学习课文第一——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读三个自然段。
(2)、理解词语:“杰出”。
东汉时期,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名叫张衡。
你能把“杰出”,换意思相近的词吗?(著名、有名)
(3)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
(4)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5)体会小泡泡“不吉利的说法”。
(6)理解“发明”的意思,说说它和“发现”有什么不同?
2、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己默读课文,思考:
①地动仪是什么样的?它怎样测定地震?
②请看图介绍地动仪的样子,讲一讲它是怎样预测地震的?
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地动仪的样子介绍清楚的?
④你觉得地动仪的构造怎样?
⑤看图向同桌介绍地动仪的样子。
⑥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有什么作用呢?谁来说说?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如果——————(什么方向)发生地震,地动仪的————————。
3、学习第五-七自然段:
(1)、默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讲讲地动仪预测地震过程。
(3)这件事是按什么顺序记述的?(事情的发展顺序)
(4)体会词语:议论纷纷。
①议论纷纷什么意思?
②人们会议论什么?假若你就在这里,你会说什么?
③看来人们对张衡的地动仪持怀疑的态度?什么改变了他们的看法?
4、学习第八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
(2)“卓越”是什么意思?
三、展示交流
各个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四、总结收获
学习了《张衡》一课,你有哪些收获,哪些感受,说一说。
五、达标测评。
1、读句子,选择词语填空。
发生 发明 发现
(1)他认真记录、研究地震现象,经过细心考察和分析,( )了一种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2)同学们继续向前走着,突然( )小路旁的大树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班队工作计划 份.doc
- 一年级看图作文.ppt
- 一年级第一册给汉字注音练习.xls
- 一年级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挽救我们的朋友.ppt
- 一年级语文下册 捞月亮课件 冀教版.ppt
- 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课件.ppt
- 一年级语文下册笋娃娃课件.ppt
- 一建实务重点知识点案例分析部分.doc
- 一方一净土,一壶一世界.doc
- 一日捐活动捐款登记表.xls
- GB/T 45498.2-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2部分:应用规范.pdf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GB/T 45498.3-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3部分:安全规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9065.2-2025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接头 第2部分:24°锥形》.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