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步步高》高考数学(人教A版,理科)大一轮总复习题库:第章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第讲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doc

2016年《步步高》高考数学(人教A版,理科)大一轮总复习题库:第章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第讲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步步高》高考数学(人教A版,理科)大一轮总复习题库:第章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第讲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doc

第7讲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一、选择题 1.在某次测量中,在A处测得同一平面方向的B点的仰角是50°,且到A的距离为2,C点的俯角为70°,且到A的距离为3,则B、C间的距离为(  ) A.           B. C. D. 解析 因∠BAC=120°,AB=2,AC=3. ∴BC2=AB2+AC2-2AB·ACcos ∠BAC =4+9-2×2×3×cos 120°=19. 10 8.如图,在日本地震灾区的搜救现场,一条搜救狗从A处沿正北方向行进x m到达B处发现一个生命迹象,然后向右转105°,进行10 m到达C处发现另一生命迹象,这时它向右转135°后继续前行回到出发点,那么x=________. 解析 由题知,∠CBA=75°,∠BCA=45°,∴∠BAC=180°-75°-45°=60°,∴=. ∴x= m. 答案  m 9. 在2012年7月12日伦敦奥运会上举行升旗仪式.如图,在坡度为15°的观礼台上,某一列座位所在直线AB与旗杆所在直线MN共面,在该列的第一个座位A和最后一个座位B测得旗杆顶端N的仰角分别为60°和30°,且座位A,B的距离为10米,则旗杆的高度为________米. 解析 由题可知∠BAN=105°,∠BNA=30°,由正弦定理得=,解得AN=20(米),在Rt△AMN中,MN=20 sin 60°=30(米).故旗杆的高度为30米. 答案 30 10. 如图,一船在海上自西向东航行,在A处测得某岛M的方位角为北偏东α角,前进m海里后在B处测得该岛的方位角为北偏东β角,已知该岛周围n海里范围内(包括边界)有暗礁,现该船继续东行,当α与β满足条件________时,该船没有触礁危险. 解析 由题可知,在△ABM中,根据正弦定理得=,解得BM=,要使该船没有触礁危险需满足BMsin(90°-β)=>n,所以当α与β的关系满足mcos αcos β>nsin(α-β)时,该船没有触礁危险. 答案 mcos αcos β>nsin(α-β) 三、解答题 11.如图所示,甲船由A岛出发向北偏东45°的方向作匀速直线航行,速度为15 n mile/h,在甲船从A岛出发的同时,乙船从A岛正南40 n mile处的B岛出发,朝北偏东θ的方向作匀速直线航行,速度为m n mile/h. (1)若两船能相遇,求m. (2)当m=10时,求两船出发后多长时间距离最近,最近距离为多少n mile? 解 (1)设t小时后,两船在M处相遇, 由tanθ=,得sinθ=,cosθ=, 所以sin∠AMB=sin(45°-θ)=. 由正弦定理,=,∴AM=40, 同理得BM=40. ∴t==,m==15. (2)以A为原点,BA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在t 时刻甲、乙两船分别在P(x1,y1),Q(x2,y2)处,则|AP|=15t,|BQ|=10t. 由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 即点P的坐标是(15t,15t), 即点Q的坐标是(10t,20t-40), ∴|PQ|== =≥20, 当且仅当t=4时,|PQ|取得最小值20,即两船出发4小时时,距离最近,最近距离为20 n mile. 12.如图所示,位于A处的信息中心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40海里的B处有一艘渔船遇险,在原地等待营救.信息中心立即把消息告知在其南偏西30°、相距20海里的C处的乙船,现乙船朝北偏东θ的方向沿直线CB前往B处救援,求cos θ的值. 解 如题图所示,在△ABC中,AB=40海里,AC=20海里,∠BAC=120°,由余弦定理知,BC2=AB2+AC2-2AB·AC·cos 120°=2 800,故BC=20(海里).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sin∠ACB=sin∠BAC=. 由∠BAC=120°,知∠ACB为锐角,则cos∠ACB=. 易知θ=∠ACB+30°,故cos θ=cos(∠ACB+30°) =cos∠ACBcos 30°-sin∠ACBsin 30° =. 13.如图,某测量人员为了测量西江北岸不能到达的两点A,B之间的距离,她在西江南岸找到一个点C,从C点可以观察到点A,B;找到一个点D,从D点可以观察到点A,C;找到一个点E,从E点可以观察到点B,C;并测量得到数据:∠ACD=90°,∠ADC=60°,∠ACB=15°,∠BCE=105°,∠CEB=45°,DC=CE=1百米. (1)求△CDE的面积; (2)求A,B之间的距离. 解 (1)在△CDE中,∠DCE=360°-90°-15°-105°=150°,S△CDE=DC·CE·sin 150°=×sin 30°=×=(平方百米). (2)连接AB,依题意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