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解析版】高考语文考点突击专题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doc

2016年【解析版】高考语文考点突击专题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解析版】高考语文考点突击专题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doc

一.简明 【典型例题】 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分别刻画了林冲和杜十娘两个人物形象。请各用一个单句对这两个形象作简要概括。要求对形象的理解正确,表述简明通顺,每句不超过25字。 (1)林冲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象。 (2)杜十娘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 【技巧点拨】 做语言表达简明题,需把握三方面的内容: (1)避免歧义 在语言运用中由于运用兼类词或多义词语、语序不当、标点不当产生了歧义,从而影响了语意表达。为达到语意明确清晰就要消除歧义,注意遣词用句,避免语言语意含糊。 消除歧义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①添加语境法。如“班长说服了我和王佳一起去爬山”,后边加上“他自己却游泳去了”,歧义即刻消除。 ②变换词语法。此法主要运用于以下情况造成的歧义: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如“同桌好说话”,只要把句中的“好”改成“喜欢”,“好”就消除了歧义。 ③加注标点法。如“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加上标点,变为“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表意就明确了。 ④调整语序。如“李明是一位博闻强识的李教授的得意门生”调整为“李明是李教授的一位博闻强识的得意门生”,歧义就可以消除了。 (2)语言简洁不哕唆,删除重复 重复指重复一个意思,它包括辨析和修改两个能力点。 删除重复的方法有:①短语的各个成分之间有关系交叉或重复的,要酌情删除。如“非常雪白”,删除“非常”;如“像如坐春风”,删除“像”。②语段中有冗余的语句,要删掉。 2.连贯 【典型例题】 例如:在下列语段中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上下文文意更加贯通。 在美国,交通警察开罚单有时是看车行事的。对于保养好的汽车,警察通常比较宽容。所以,很多荚国人平时都把车子洗得千干净净,有些人还会上层蜡。这样即使你的车已严重超龄,警察也会因“这个人至少对车子还很爱惜”而放你一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车有凹痕或者碰迹,那车再干净也会招惹麻烦,因为凹痕或碰迹往往是警察决定是否开罚单的因素之一。例如不要在车内后视镜上挂乱七八糟的东西,尤其是那种大大的骰子,这种东西会使警察觉得你想和他赌赌运气。___________________。仪表盘附近的储物箱也要整洁,那是放车辆证件的地方。如果储物箱像废物箱一样又脏又乱,在里面摸索半天才找到证件的话,警察会认为你是一个马虎的司机,而马虎司机最容易闯红灯和超速。 【技巧点拨】 语言表达连贯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重点。连贯,就是语言表达时要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解题时应注意: (1)话题叙述的一致性 统一的话题是保证语言连贯性的首要条件。一般来说,同一主旨的话题,陈述对象是明确集中的,围绕同一陈述对象所展开的话题,前后衔接紧凑,思维顺势而下。如果转换了陈述对象,话题的一致性因素遭到破坏,语句就不连贯。 (2)句子结构的一致性 一组在统一话题下的句子,对多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的多个方面进行叙述时,它们各自的内部语法结构往往有组合上的一致性。如:同是主谓短语,同是动宾结构。 (3)感情基调的一致性 写景抒情的语段,要考虑情景的相融性,几句话选取的景物,描绘的形状,表达的情感都要协调。 (4)思维逻辑的合理性 思维的逻辑性,在语句连贯中的体现一般是时间先后、空间方位、表象本质、深浅大小等。语句的组织要按一定的/顷序,做到合情合理。 (5)语句前后的照应性 这里讲的照应,是指中间间隔的语句,前后相互照应,如果前面或后面出现了某一词语,再寻找相对应的词义,就会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确定其先后顺序。 3.得体 【典型例题】 例如: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进行修改。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上中学的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中有幸接受采访,我们对此表示感谢。 【技巧点拨】 “得体”就是语言的运用要注意并适应各种情境条件,即主要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注意掌握语言使用的分寸。 (1)转述得体 转述,是对信息进行转达。这个信息传递过程共有三方参与:发出信息者(甲),接受信息者(乙),转达信息者(丙)。转达者的任务是甲、乙间的沟通。要达到沟通的目的,就不能“照葫芦画瓢”,简单复述,而要在不失本意的前提下因时变化、因地变化、因人变化。 (2)用词得体 用词得体比较好把握,主要是修改“用词不当”现象。 (3)按照文体要求转换口语或书面语 如广播稿的用语听起来明晰,通俗易懂。 变换原材料,使用语得体的一般要求有以下三点: ①不同语体,用语不同。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