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 专题 信息文明时代中国的崛起 第3讲.doc
第13讲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年~21世纪初)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
1.民主与法制建设
(1)“依法治国”
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颁布了1982年宪法,并进行了多次修订。
③相继出台了《选举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④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
(2)恢复与完善民主: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基层民主选举:包括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居民自治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一环。
2.“一国两制”的理论、含义与实践
(1)理论:1984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3)实践
①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③在“一国两制”的指导下,海峡两岸关系得到发展,两岸交流不断增强。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1)政策调整: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反对霸权主义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2)中美建交: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①发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作用。
②代表第三世界国家,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展开反恐外交。
(4)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①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②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③保持同欧盟的友好关系,建立起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5)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确立
1.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确定党和国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2.经济体制改革
(1)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内容: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2)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①1984年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②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③中共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推进建立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④意义: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3.对外开放
(1)20世纪80年代,先后建立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2)1990年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
(3)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7年中共十五大,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邓小平理论
(1)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发展
①20世纪80年代,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②中共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深化
①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
②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提出: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地位确立: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3)意义: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四、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交通事业
(1)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给拉萨的旅游业和商业带来繁荣。
(2)改革开放后,取消了对乘飞机的许多限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解析版】江苏省高邮市界首三垛两校高三月联考试题(地理).doc
- 2016年【解析版】江西省南昌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政治).doc
- 2016年【解析版】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中学-学年高二月联考试题(物理).doc
- 2016年【解析版】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中学-学年高二月联考试题(英语).doc
- 2016年【解析版】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政治).doc
- 2016年【解析版】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政治).doc
- 2016年【解析版】江西省奉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地理).doc
- 2016年【解析版】江西省新余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段考试题(政治).doc
- 2016年【解析版】江西省鹰潭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政治).doc
- 2016年【解析版】河北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月月考试题(政治).doc
-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 专题 信息文明时代中国的崛起 第讲.doc
-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 专题 信息文明时代的西方世界 第讲.doc
-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 专题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第3讲.doc
-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 专题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第4讲.doc
-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 专题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第讲.doc
-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 专题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第8讲.doc
-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 专题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第9讲.doc
-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 专题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第讲.doc
-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 专题 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勃兴与发展 第6讲.doc
-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 专题 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勃兴与发展 第讲.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