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第二部分 专题 史学常识与史研方法的考查方向.doc
一、高考常考的史学常识
(一)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纪年法
1.年次纪年法。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2.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3.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顺序组合起来纪年。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4.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5.民国纪年法。
以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起始的纪年方法。当时规定与公元纪年法并行。但官方多用民国纪年法,个人档案中也用。民国年换算——公元纪年减去1911,得出民国多少年。
例1 《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据你所掌握的天干地支纪年法推算,“丁卯”最有可能是公元( )
A.1627年 B.1638年
C.1640年 D.1644年
答案 A
(二)古代帝王的谥号、庙号、年号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比如汉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一般较早朝代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时期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
1.谥号:就是王、公、卿、大夫(自汉代起则是皇帝、大臣、亲贵、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也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谥号含有褒贬之意,最高的褒扬就是文、武,还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厉、幽、畅都是贬字,冲、殇、愍、哀、悼等谥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贬义。
2.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3.年号:在古代皇帝和大臣的心目中,确定什么样的年号纪年,是一件非常重大而神圣的事情。改朝换代以后,新的皇帝即位,需要重定正朔,以显示奉天承运,上顺天道,下合人意,而重新确定年号纪年,正是奉正朔的一种表示。据《中国历史年代简表》,历代的皇帝所用的年号共有708个,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表示受命于天的,如应天、天兴、天授等;②表示神圣祥瑞的,如万利、河清、大圣等;③表示改朝换代的,如太始、开元、皇初等;④歌颂文治武功的,如大德、上明、文治等;⑤希图安宁平顺的,如安定、广顺、永宁等;⑥祈求江山永固的,如长久、天寿、长乐等。
例2 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下列哪位皇帝的谥号含有平庸和无能的含义( )
A.汉明帝 B.汉景帝
C.唐睿宗 D.晋惠帝
答案 D
解析 明、景、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没什么能力的皇帝的谥号。
(三)避讳的对象和方法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必须回避君主、尊长的“名讳”的一种要求,通常只限于君主、尊长之本名,其字号则无必要。
1.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1)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
(2)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
(3)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4)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
2.避讳的方法有三种
(1)改字法:用同义或同音字以代本字。以用同义字为最多。此法在秦汉时期已经使用,后代继续沿用。对于帝王或圣贤之名,众所共讳,称为公讳。公讳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主要有如下几种:为避皇帝之讳而改姓;改名为避讳,有直接改原名的,亦有只称字、号的;改官名包括了改爵名;改地名;前朝的年号与本朝君主犯讳,亦要避讳;改干支;改物名。
(2)缺笔法:用本字而省缺笔画。此法大约始于唐初,宋代以后颇为盛行。
(3)空字法:将本字空而不写,或画以“□”,或书以“某”字,或直书以“讳”字。
例3 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下述哪一避讳方法明显与其他方法不同( )
A.唐人撰《隋书》,为避李世民讳,书王世充作“王充”
B.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
C.唐朝为避李世民讳,将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称“户部”
D.五代十国的吴越王钱镏,把石榴改为“金樱”
答案 A
解析 A项属于空字法;其他三项为改字法,B项为改地名,C项为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解析版】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生物).doc
- 2016年【解析版】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一调考试试题(语文).doc
- 2016年【解析版】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doc
- 2016年【解析版】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语文).doc
- 2016年【解析版】河北省辛集市高级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训练试题(地理).doc
- 2016年【解析版】河北省邢台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doc
- 2016年【解析版】河北省邯郸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生物).doc
- 2016年【解析版】河南省光山二高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地理).doc
- 2016年【解析版】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doc
- 2016年【解析版】河南省武陟一中高三月月考试题(政治).doc
-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第二部分 专题 学会运用新史观认识历史问题.doc
-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第二部分 专题 用历史思维理解现实热点.doc
-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第二部分 专题 追寻高考弘扬的历史价值观.doc
-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阶段检测 世界现代史综合检测.doc
-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阶段检测 中国近代史综合检测.doc
-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高考热点专练(三).doc
-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高考热点专练(二).doc
-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福建)第二轮复习测试:高考热点专练(四).doc
-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 集训提升 -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 集训提升 -- Word版含解析.doc
最近下载
- 12J502-2内装修-室内吊顶.pdf VIP
- 全球及中国白蚁防治服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5-2028版.docx
- 2025年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理论知识题库判断题测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医院检验科培训课件:《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基本技术标准》的解读(血液部分).pptx
- 2024年山西临汾尧都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docx VIP
- 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doc VIP
- 颈椎间盘突出护理.pptx VIP
- 线性代数英文课件:ch5-4(not necessary).ppt VIP
- 《SJT11223-2000-铜包铝线》.pdf VIP
- 民乐介绍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