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2016年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战国中期到战国末期,稷下学宫延续了大约一个半世纪,我们至今引以自豪的百家争鸣,主要就发生在稷下学宫。 战国中后期各主要学派的重要人物,几乎都来到过稷下或与稷下有关。诸子百家在这里长期并存,彼此交流切磋,通过争鸣辩驳而互相影响、互相吸取,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和发展,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在这里迅速达到了鼎盛状态,经历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首先,这些主要的学派在稷下都发生了分化,产生了众多的支派,真正形成了“百家”争鸣辩驳的局面。同以往那种“儒分为八”、“墨离为三”的一个学派内部在传承中发生的自然分化不同,稷下的学派分化主要是不同学派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借鉴、互相吸取而产生的,形成了很多犹如现代科学所谓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没有学术思想之间的广泛交流和充分争鸣,这样的分化是不会出现的。其次,稷下百家争鸣的学术成就还表现为学术思想的融合会通。在稷下,一些曾经势如水火的学派在寻求联手互补,一些原本互不搭界的学派也在形成共识,各学派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呈现出纷繁交织的复杂情况,每一个思想家的学说中都同时兼有两家或多家学说的思想内容,以至于我们在给某位思想家或某部著作进行学派划分时常常感到很困难。稷下学术的这种既分化又融合的特点,代表了战国学术思想的发展趋势,离开了百家争鸣的特定环境,形成局面的。第三,学术思想的分化和融合必然会导致学术创新。在稷下良好的学术环境下,各家各派在交流争鸣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得一些新的理论尝试和理论创造成为可能,从而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想理论和学术流派,为学术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探索出新的方向。例如,道家的黄老之学就是稷下学术的一个重要创新。该学派以道家学说为哲学基础,在政治上主张法治,吸收融合了儒家、墨家、阴阳家、名家等学派的学术思想,集各家学说的优势于一身。黄老之学既适应了时君世主的眼前需要,又符合他们的长远利益,且引领着学术思想融合发展的大方向,所以最终能够“压倒百家”,成为战国中后期真正的显学。稷下的百家争鸣虽然早已成为历史的遗迹,但它作为中国古代绝无仅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意义却是超越时代的。鉴古知今,稷下百家争鸣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发人深省的历史启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等主要学派的思想都在这里发展到了己的理论高峰 在稷下良好的学术环境下,各家各派在交流争鸣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得一些新的理论尝试和理论创造成为可能战国中后期各主要学派的重要人物,几乎都来到过稷下或与稷下有关。从战国中期到战国末期,稷下学宫延续了大约一个半世纪,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①鬐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于常鱼,藏其骨于郁栖②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人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玉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 (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略有删节) 【注】①赪:红色 ②郁栖:粪土堆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B.女觉遽反 遽:急忙 C.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具事:陈述事实 D.一夕,为海潮所沦。 为:是 5.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叶限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