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地球化学综合评价技术.pdfVIP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地球化学综合评价技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油气水层快速识别技术 利用岩石热解、罐装岩屑轻烃色谱、同位素、岩屑荧光光谱等分析技术,可快速、有效的识 别油气水层。通过对胜利油区126口探井2700多块样品的分析研究,识别油气层150多层, 经试油、试气验证气层成功率为95%,油层为87%以上,尤其当电测解释遇到困难时,这套评 价技术能起到独特的作用。 5.近地表油气化探分析与评价技术 利用色谱及同位素等分析方法检测近地表土壤或沉积物中的微量游离烃含量及同位素 值,研究近地表油气地球化学场异常的分布及成因,从而对地下构造含油气状况进行经济快速 地评价和预测。 6.油气生成,运移模拟实验技术 根据地下温压条件,采用物理模拟技术,模拟油气生成、初次运移过程,研究不同烃源岩的 生排烃规律,为油气勘探及资源评价提供多种重要的物理参数。 7.烃源岩潜力评价技术 通过分析沉积岩中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演化及不同岩性沉积岩的电性特征与 地震反射特征,结合沉积盆地形成演化历史,综合评价该沉积岩是否为烃源岩.以及烃源岩形 成油气的潜量、类型和时间。 8.成烃与成藏组合关系评价技术 成烃与成藏组合关系评价技术是针对近2年来油田勘探所面临的新问胚,在上述7项技 术的基础上,通过地球化学与石油地质的紧密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通过对高勘 探程度地区油气生成与运移机制、油源关系、运移通道、油气成藏期次等成烃与成藏要素的精 细解剖,总结已有的成烃与成藏组合模式,并利用这种模式,根据烃源岩资源潜力同已探明油 气资源之间的匹配程度,预测寻找剩余资源的有利勘探方向,对挖掘老区资源潜力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三、“九五”以来的主要运用成果 1.济阳坳陷未熟—低熟油形成机理研究 1)未熟一低熟油的典型标志 胜利油田低熟油发现于1982年,在东营凹陷南斜坡的八面河、乐安等油田,储量已达到亿 (低+高)碳比值小于0,7;脱羟基维生素E丰富,B/y值小于1,具有典型的未熟—低熟标志。 2)未熟一低熟油的烃源岩 原油、烃源岩的甾烷、萜烷等地球化学指标对比研究表明:沙三段烃源岩正烷烃无偶碳优 势,姥植比大于1,贫甲藻甾烷和含硫芳烃,伽马蜡烷含量很低,升藿烷c”一c34一%呈阶梯状J 分布,与八面河地区低熟原油没有可比性,无亲缘关系;沙四段烃源岩正烷烃为偶碳优势,姥柳 比小于1,富含甲藻甾烷和含硫芳烃,伽马蜡烷相当丰富,TmIs,升藿烷C33一C34一CI街呈翘 尾巴状分布,与八面河低熟油具可比性。进一步的精细对比发现,牛庄洼陷南斜坡的低熟油来 自沙四上亚段页岩层(图1)。 一144— 和马■}烷 c“ . 。。一一…….芏z』。_逝 20 牛5井2599 E莳韩质直岩 C, . . . I I 妇一 一-^^..-』~Ⅳ.,JL一 { 鐾 C神 Ut艋定.强~ 。一机儿山uJI…且. 壬6讲m5m E《表色铌岩c。 ‘ 1 ...础舭矗...轧,. 时问(∞1 图1八面河油田啄油、岩石的生物标志物对比图 ——145——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