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梦游天姥吟留别 lxm.ppt
* 李 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山,在浙江新昌东面,泛指天台、新昌两县交界的岗陇诸峰,一说:因坐落于天台万马渡畔的“天姥岩”而得名。另说: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而得名。唐代“诗仙”李白的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古风,使它驰誉遐迩。 梦游天姥吟留别 ☆文体知识 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 “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言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本诗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 天姥: 吟: 本是“吟咏”之意,后演变为诗体名称,为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以七言为主,杂有长短句。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解 题 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说明内容的虚实。 所梦内容。 留别: 梦中游历 临别留下的赠言。 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Yǎn)州话别,临行作本诗。 ☆文章背景 梦游天姥吟留别 听录音,然后用课文语句回答。 ①入梦的原因是: ②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③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④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理清思路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①入梦的原因是: ☆理清思路 ②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我欲因之梦吴越。” 梦游天姥吟留别 ☆理清思路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③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④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试用几个词语概括诗歌的脉络。 梦因 梦境 梦悟 ☆理清思路 梦游天姥吟留别 思考:天姥山具有什么特点引发作者去游历呢?用一、二词语概括。又是怎么体现这些特点的? ★研读第一段 天姥山的特点:神奇险峻、巍峨高大 夸张 对比衬托 极力表现高耸、时隐时现的天姥山,为幻想做好准备。 梦游天姥吟留别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以下任务: 1.各个画面各自有什么特点,请用一二 词语概括。 提示:抓住关键字词,如动词、形容词、 名词切合诗人的思想感情。 ★研读第二段 2.请你用独特的手法描绘各自画面的意境。 你可以设想自己是李白然后去描绘, 你可以从摄影师的角度去拍个场景, 你也可以用你散文化的语言描绘, 你还可以…… 梦游天姥吟留别 山之日景 提示:以地点和时间作为划分依据 朗读思考:梦境部分可以细分为几个画面? 各画面的景有什么特点? 清幽寂静 壮观雄奇 神奇迷离 富丽堂皇 ★研读第二段 月夜渡湖 山之夜景 仙人登场 为何提到“谢公”? 1、人文景观,丰富内容,增添文学色彩。 2、谢灵运是南朝著名山水派诗人,他热衷政治仕途,后来他的仕途地位受到威胁,不很顺利;最后干脆辞官,寄情山水,以排遣政治上的不满。李白和谢灵运一样,空有满腔抱负,却在政治上饱受打击,都有政治上的不满。李白借谢灵运来写自己,也表达了自己要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视俗世。 梦游天姥吟留别 思考:诗人由梦转醒的心情如何? 提示:抓关键字眼 “失” ★研读第二段 心惊梦醒,好梦不长。在梦境最高点悬崖勒马,急转直下。 由幻想转到现实。作者与读者的情绪随之沉静,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澜。 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三段由梦醒后的徘徊失望转移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请读第三段“梦后感慨”,回答问题: ★研读第三段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作者在感慨什么? 世事虚幻无常,流露了人生如梦的感伤情绪 梦游天姥吟留别 ★研读第三段 “安能”两句表现出诗人什么性格和精神? “且放”两句,诗人表明了自己什么志向? 绝不与恶势力妥协,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同时也显露出诗人逃避现实的消极遁世的无奈。 这两句揭示主旨,表明诗人追求个性自由、蔑视权贵的性格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这是文章最主要的感情。 诗人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绘梦境呢?最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梦中仙境象征着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 写仙境之美妙(自由遨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art3-4 Unit6 Craftsmanship课件高一英语(高教版基础模块2).pptx
- 血管—血管壁的一般结构(组织胚胎学).pptx
- 2.2《我愿意是急流》课件(共39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pptx VIP
- 2025年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考试题库.docx VIP
- 消防设施实操视频课件.pptx VIP
- 直接作业环节71安全管理制度.ppt VIP
- 《生物信息学与基因组数据分析课件》.ppt VIP
-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〇八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试地理试卷(无答案).docx VIP
-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ppt VIP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5.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