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用集线器后,在网上增加或除去一个站点,只需简单的插拔操作即可,既方便又不需要中断网络运行。而且网络的可靠性极高,因为集线器本身非常可靠。集线器上的指示灯还可显示各个站点的连通情况,很容易进行故障定位。 现在有许多802.3网卡同时备有粗缆、细缆和双绞线的接口,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组成混合传输媒体的局域网。 ⑷10BASE-F 10BASE-F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其中“F”代表光纤,数据率为10Mbps。有三种具体实现方法,分别对应于以下标准,这三种标准都使用曼彻斯特编码方式传输数据。 ·10BASE-FP,P代表无源(Passive)。用无源星形拓扑连接站点和中继器,每段链路不超过1km。 ·10BASE-FL,L代表链路(Link)。定义了连接站点或中继器间的链路,长度不超过2km。 ·10BASE-FB,B代表主干(Backbone)。定义了连接中继器间的链路,长度不超过2km。 除了上述几个标准之外,IEEE802.3还制订了支持宽带局域网的另一标准10BROAD36。其中,“10”表示数据率为10Mbps,36表示长度可达3600m,但每一网段的长度不能超过1800m。传输介质采用标准的75Ω的CATV电缆。基带的曼彻斯特编码要经过差分相移键控(即DPSK)调制后才发送到电缆上。 帧格式 802.3标准的帧格式如图所示。 其中,7字节的前同步码字段是1010……交替码,但最后两位是11,其作用是使接收端在接收MAC帧时能够迅速实现比特同步。帧首定界符(SFD)的内容用于指示一帧的开始。目的地址(DA)指示帧要发往的目的地,它可以是单个地址、组站地址或广播地址。源地址(SA)指示发送该帧的工作站站地址。两个字节的长度字段表示数据字段中LLC帧的字节数。LLC帧为LLC子层的数据帧,填充(PAD)字段用于对LLC数据进行填充,以保证帧有足够长度,从而适应前面所述的冲突检测的需要。对于10Mbps的基带系统而言,最小帧长是64字节。校验序列(FCS)字段采用CRC码,其校验范围不包括前同步码。 * 第四章:局域网和城域网 4.1 局域网概述 局域网的特点和分类 一般来说,局域网具有如下特点: ①覆盖的地理范围小,如一幢大楼、一个企业内,通常属一个单位所有。 ②数据传输率较高,如10Mbps、100Mbps等。 ③具有较低的时延和较低的误码率,误码率一般在10-8~10-11之间。 ④能进行广播(一站向其他所有站发送)或多播(一站向多个站发送,也可称为组播)来传送信息。 ⑤对共享媒体而产生的争用问题,采用媒体访问控制技术来处理。 LAN,主要特征是短距离工作的网络, 特点:a、范围有限,用户个数有限,仅用于办公室、工厂、学校等内部网络。b、高传输速率和低误码率。c、传输介质较多,既可用通信线路(如电话线),又可用专门的线路(如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等)。 d、局域网侧重共享信息的处理,广域网侧重共享位置准确无误及传输的安全性。 决定局域网特征的主要技术:连接各种设备的拓扑结构、数据传输形式、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4.2 局域网参考模型 局域网体系结构 IEEE在1980年2月成立了局域网标准化委员会(简称IEEE 802委员会),专门从事LAN协议的制订工作。IEEE 802委员会制订了局域网的体系结构,即著名的IEEE 802局域网参考模型。IEEE 802局域网参考模型和OSI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IEEE 802标准:遵循ISO/OSI参考模型的原则,解决最低两层即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及与网络层的接口服务、网际互联有关的高层功能,但把数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使数据链路功能中与硬件有关的部分和硬件无关的部分分开,降低研制互联不同类型物理传输接口数据设备的费用。 数据链路层在局域网参考模型中被分成了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LLC(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Media Access Control)子层。LLC子层完成通常意义下的数据链路层功能,如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MAC子层解决与各种传输媒体有关的问题。对于不同的物理网络,LLC子层是相同的,而MAC子层则因物理媒体及其拓扑结构的不同而各异。这种分层方法使得IEEE 802标准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可以很方便地接纳新的传输媒体与媒体访问控制方法。 目前已形成了一系列的IEEE 802标准,其中包括: 802.1:系统结构和网络互连 802.2:逻辑链路控制 802.3:CSMA/CD总线网的MAC子层和物理层的规范 802.4:令牌总线网的MAC子层和物理层的规范 802.5:令牌环形网的MAC子层和物理层的规范 80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三语文下册《儒林外史》名著阅读知识梳理+中考真题演练.docx VIP
- 个人债务两清协议结清证明范本.docx VIP
- 大班幼儿参与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现状及提升策略.docx VIP
- 2025广西盐业集团玉林盐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民用航空器系统/部件通用代码-中国民航维修网.PDF
- 浅谈地方媒体的发展与中老年人的关系.docx VIP
- 2025年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pdf VIP
- 学习课件进路联锁与联锁表的编制方法表.ppt VIP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范本.pdf VIP
- 小学四年级英语阅读理解30篇及小学四年级英语作文.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