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诊疗方案 1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方案 7
暴聋(突发性聋)中医诊疗方案 13
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诊疗方案 17
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 20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 中医诊疗方案 24
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诊疗方案 27
痔(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 33
踝关节扭伤中医诊疗方案 40
急性腰扭伤中医诊疗方案 44
腰椎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47
急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 51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方案 55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门诊) 58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住院) 66
糖尿病的入院指南 73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方案 77
尿血病(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中医诊疗方案 85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92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 97
粉刺(寻常性痤疮)中医诊疗方案 103
湿疮(湿疹)中医诊疗方案 108
便秘病(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113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方案 116
臁疮(下肢溃疡)中医诊疗方案 121
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诊疗方案 126
白涩症(干眼症)中医诊疗方案 133
聚星障病(病毒性角膜炎)中医诊疗方案 138
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中医诊疗方案 142
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中医诊疗方案 147
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诊疗方案 152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诊疗方案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肺系疾病,2—5岁以内小儿多发。常由细菌、病毒或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引起,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性的中、细湿罗音等为主要症状和体征,X胸片提示支气管肺炎改变。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肺炎喘嗽的诊断依据。
1.1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痰鸣等症;或有轻度发绀。
1.2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灰白,发绀加重,或高热持续不退。
1.3 禀赋不足患儿,常病程迁延。新生儿患本病时,可出现不乳,口吐白沫,精神萎靡等不典型症状。
1.4 肺部听诊:肺部有中、细湿罗音,常伴干性罗音,或管状呼吸音。
1.5 血象:大多数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若因病毒感染引起者,白细胞计数可减少、稍增或正常。
1.6 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肺部显示纹理增多、紊乱,透亮度降低,或见小片状、斑点状模糊阴影,也可呈不均匀大片阴影。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6年10月)。
2.1 有外感病史或传染病史。
2.2 起病较急,轻者发热咳喘,喉间痰多,重者高热不退、呼吸急促、鼻翼煽动,严重者出现烦躁不安等症状,发展为变证可出现面色苍白、青灰或唇甲青紫,四肢不温或厥冷,短期内肝脏增大。或持续壮热不已,神昏谵语,四肢抽搐。初生儿、素体气阳不足的小婴儿上述部分症状可不典型。
2.3 肺部听诊可闻及中细湿罗音。
2.4 实验室检查:
(1)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多、紊乱,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或见不均匀的大片状阴影。
(2)周围血象检查: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可增多。
(3)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检测、肺炎支原体检测等,可获得相应的病原学诊断,病原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常有早期诊断价值。
(二)症候诊断
1.风热闭肺证:咳嗽,喘急,鼻煽,或伴发热重,恶风,鼻塞流涕,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紫红于风关。
2. 痰热闭肺证:咳嗽痰多,喉间痰鸣,呼吸急促,发热,胸闷纳呆,泛吐痰涎,舌红苔黄厚,脉滑数或指纹紫于风关。
3. 毒热闭肺证:高热不退,咳嗽剧烈,气急喘憋,便秘溲赤,面赤唇红,烦躁口渴,舌红而干,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青紫。
4. 正虚邪恋证(肺脾气虚证与阴虚肺热证)
在肺炎病程恢复期症状减轻,体温趋于正常,但表现有多汗、胃肠功能紊乱、体质虚弱或肺部罗音经久不消者。
(1)阴虚肺热证可有低热不退,咳嗽少痰,盗汗,面色潮红,唇红,舌红少津,舌苔花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或指纹紫。
(2)肺脾气虚证可有咳少痰多,神疲倦怠,面色少华,自汗食少,大便稀溏,唇舌淡红,脉细无力或指纹淡红。
二、治疗方案
(一)治疗原则
开肺化痰,止咳平喘。若痰多壅盛者,首先降气涤痰;喘憋严重者,治疗以平喘利气;气滞血淤者,治疗活血化淤;病久气阴耗伤者,治以补气养阴,助正达邪;出现变证者,随证施治。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热闭肺证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开闭
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金银花6g 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