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 课时练习47.docVIP

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 课时练习47.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  )1.下图是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珍邮,对其判断最合理的是 A.“大清邮政”表明该票是清政府直接印制的B.该票很可能是清朝初年使用的 C.该票现存数量应该较大D.加盖相关印文,该票才可以作为邮票使用 (  )2.晚清重臣翁同龢曾在日记中对买办徐润的住宅有过描述,“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这说明A.近代园林建筑日益受到西方风格的影响 B.近代买办都住西式洋房、使用西式家具 C.近代园林是中式的,住宅往往是西式的 D.到了近代,才出现中西合璧的住宅建筑 (  )3.“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 C.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  )4.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在《卖布谬》中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该诗反映了①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②作者提倡使用国货 ③民族资本主义此时发展艰难 ④作者反对机器生产A.①② B.①②③C.③④ D.①②③④ (  )5.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不可能存在的现象是A.发送电报 B.观看有声电影C.拨打电话 D.乘坐火车旅游(  )6.在汉语中,外来事物名称常加有夷、胡、番、西、洋等字,以上诸字中“洋”字出现最晚,但其构成的词语却是最多,鼎盛时期有400多个。如“洋布”“洋钉”“洋楼”“洋车”等。可是到了后来,数量急剧下降。以下关于“洋”组词的兴衰分析不当的是A.其兴反映了天朝上国心态变为正视西方文明 B.其兴反映了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影响渐深 C.其衰与盲目自大、盲目排外心理有关 D.其衰既由于政治原因,也由于中国日益走向近代化 (  )7.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得到的正确结论是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天气预报 1856年 1873年 1939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无线电 1896年 1909年 1928年 A.科技传入引发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高潮B.充分吸收了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C.西方科技推动了社会生活的渐进性变化D.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近代化进程 (  )8.1908年,上海《图画日报》上刊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乡下私塾先生前往城里的新式学校任教,把电灯当做鬼火,吓得彻夜未眠;讲解新教材的课文时牵强附会地把孟德斯鸠当作曹操(字孟德)。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B.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中国 C.启蒙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D.西式教育取代了中国的私塾教育 (  )9.下面图片是中国目前最早记录“妇女解放”的画报(1920年10月出版)。最能表达画面中当时中国妇女解放现状的诗句是 A.小荷才露尖尖角 B.无可奈何花落去C.千树万树梨花开 D.万马齐喑究可哀 (  )10.据李景汉《北平郊外乡村生活》记载:1930年对北京地区所作的调查发现,京郊一个村子里,已婚117名妇女中缠足者仍有31人,占27%,男子中带发辫者尚占十分之一,并仍以“没辫子不好看”和“带惯了”等理由拒绝剪辫。这一现象表明A.传统陋习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B.人们的审美观念呈现出多样化 C.当时北京地区社会风气较为自由D.辛亥革命在农村地区的影响有限 (  )11.2010年11月12日,新民网发表“省钱省力省时间,网络购物方兴未艾”的新闻。新闻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包括A.中国人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增强节俭意识B.互联网在中国进一步普及应用 C.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网络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 (  )12.1978年底,法国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到北京。他回忆说:“我刚来中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穿灰的衣服、黑的衣服,或者绿的衣服……我感觉就像被一座灰的墙给包围住了一样。”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访华后撰文写道:“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一种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殊美感。”促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拉近了与欧美国家的距离 ②城市经济生活空前活跃 ③中国与西欧国家隔阂与矛盾消除 ④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 A.②③ B.①②③C.②④ D.①③④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自由尽是新风尚”,这是对民国初年中国社会习俗改良的最好的概括。禁缠足,改称谓,废跪拜,易服饰等等,成为当时一股时代性的社会潮流。 (1)结合所学分析民国初年中国社会潮流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人们根据中山装和列宁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人民装,大家都以

文档评论(0)

wdxd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