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坊简要调查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殊坊简要调查报告.doc

成都文殊院调查报告 文院睿泽深天地,宝殿宗风越古今。 金身龛位兜率主,龙华成佛弥勒尊。 膈断红尘名利语,直超天地圣凡心。 川西文殊耀法界。讲经宏法渡众生。 一、文殊院总体介绍 文殊院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汉语系佛教重点寺庙之一,位居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殊院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区中心地带,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该院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年到617年),初名信相,历经唐、五代、宋、元明诸朝,代有兴废,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慈笃海月禅师重建,时因人常夜见大光影辉空中,依迹寻至慈笃和尚修行之处,便谓是文殊菩萨应身,故更名为”文殊院”。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康熙帝御赐”空林”匾额一块,因此文殊院又名为”空林堂”。 文殊院总体建筑面积11600平方米。全木质建筑,六重正殿依次正对山门的中轴线上,气势恢宏、巍峨壮观。各殿镂空窗花式样繁多、精巧,堪称国内佛寺之冠。两百于座铜铸、铁铸彩塑、脱纱、木雕、石刻佛菩萨造像工艺精湛、造型绝满。虽然经历战乱纷争,但得以保存完好,实为国内佛寺所罕见。院藏大量珍玩宝物、典籍书画,其中以唐玄奘顶骨舍利、舌血《华严经》、发绣观音、页叶经、以及康熙、果亲王、刘庸、张大千、谢无量、丰之恺、赵朴初、启功等大家的书画尤为著名。走进这座千年古刹不仅被那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震撼,更会感受到他所散发出来的勃勃生机! 二、记行 十一月十七日,天气阴,微寒。怀着对佛教圣地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们小组二人踏上了赶往成都的汽车。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在距离文殊坊最近的公交站下车,开始了前往圣地的考察之旅。 在一位好心成都市民的指引下,我们顺利寻到了文殊坊街口。浓厚的古典气息扑面而来,.顺着古街,久闻其名的文殊院便立在我们的眼前。文殊院山门比较高,站在寺庙外几乎看不到里面的景象,激动而好奇的我们迫不及待的奔向山门。 三、文殊院寺内建筑布局 文殊院坐北朝南,殿宇五重,进山门往里走依次是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两旁配以禅、观、客、斋、戒和念佛堂、职事房,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相对峙的三檐式钟鼓楼,钟楼里悬有4500多公斤的铜铸大钟一口庄严肃穆,山门和天王殿接连在一起。首先看到的是两大金刚塑像,左像怒目张口,手持金钢杵作打击姿势;右像怒颜闭口,手持金钢杵,怒目俯视。(钟楼) (3)鼓楼 鼓楼和钟楼关于整个文殊院的中心轴对称,正面相对。建筑构造和钟楼大体相仿。窗户雕有方行或菱形图案。 (4)柱和柱基 柱子为木制柱,柱基质料为大青石,大多数柱子上都有一块匾,刻有文字。柱基石最底座呈正方形,此面仅高于墁砖地面2~ 3厘米,其上是八角形基身,基身纹路呈三角形,柱身整体形状如一个直径约50厘米的圆盘。 (5)台阶和地板 台阶为2阶。条纹的石阶长2.5米左右,高约0.4米。墁砖石地面。 (6)斗拱 目前在文殊院已很难见到复杂的斗拱,只有连接在柱和挑梁之间的起支撑作用的简单支架。 (7)梁 大多为平梁,朱红色。 (8)塑像 殿中间供奉弥勒佛塑像,大腹便便,笑容可掬。两厢是四大天王像,像身都高约丈余,造型生动。殿门前的两幅对联,很有意思其一是: 到此无二心,只知念佛个中证三味,全在当人。 其二是: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正中供观世音、左供文殊师利,右供普贤。一般人尊称这三们菩萨为:大悲观音、大智文殊、大行普贤。三大士像的背后,供有韦驮像一尊,高约二公尺,是铜像中铸造最精美复杂的一尊,是很有价值的文物。寺院正殿的大雄殿,富丽堂皇殿广五间柱上有长联: 仰窥藻井彩绘,五色缤纷,宛是花雨弥天; 俯视薄墩青砖,方园交错,如同图案满地。殿中供释迦牟尼铜像,高2.64公尺,是本寺院最大的一尊铜像,也是一件很有价值的文物。左右侍立的铜像弟子迦叶和阿难。各高2.14公尺,佛座前还有一尊三十二臂观音菩萨的铜像,高1.32 公尺。殿内两壁有十八罗汉塑像。梁间悬有“唱和雷音”一块大匾说法堂,两层蜡角式楼房,是寺院传戒时,戒师登坛传戒说法处,故称说法堂。中壁镶嵌“空林”二字,下有碑文,都是康熙御书颁赐。壁上画有三世佛。神龛内供着药师及十二夜叉大将,两侧是脱纱的十八罗汉和宋代铁铸的十位护戒神仙。藏经楼,是寺院最后一座大殿,也是最宏伟的一座建筑殿广七间,上下两层,分前后两部分,前为大法堂和东西两大客厅(现为书画展览)。大法堂,中设法座,左右排列有柱杖、拂尘等,是方丈和和尚升堂说法处。楼上设有佛堂,供大小佛像百余尊,收藏有佛经及佛教中许多珍贵文物。有价值的历史文化建筑都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一些不集中但又确需保护的古建筑采取整体迁建的方式迁入文殊院文殊院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