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妇产科学习资料().doc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等。中医妇科学就是要运用这些基本理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系统地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特有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研究范围
中医妇科学传统的研究范围,包括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子嗣、临产、产后、;乳疾,症瘕、前阴诸疾及杂病等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规律,男女基本相同。但妇女在脏器方面有胞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产育和哺乳等特有的功能,必然在病理上就会发生经、带、胎、产、杂等特有的疾病。如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妇人方》说:“妇人之别有方者,以其胎妊、生产、崩伤之异故也,所以妇人别立方也。”由此说明,妇女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有其特殊的方面,必须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讨论。《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说:“男妇两科同一治,所异调经崩带症,嗣育胎前并产后,前阴乳疾不相同。”这是对中医妇科疾病范围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起源发展
秦代,已有妇产科病案的记载。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太仓公淳于意首创“诊籍”,其中“韩女内寒月事不下”及“王美人怀子而不乳”的病案,是妇产科最早的病案。
到了汉代,妇产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医事制度上设有“女医”,药物堕胎、联体胎、手术摘除死胎等首见记载,并出现了一批妇产科专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胎产书》,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是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又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妇人婴儿方》(公元前26年),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自称撰用《胎胪药录》,《隋志》记载有《张仲景疗妇人方》1卷,可惜已都散佚。现存的只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的妇人三篇。与张仲景同代的医学家华佗(公元112~公元207年),是我国著名的外科专家,他发明了麻醉药(麻沸散)、创伤药(神膏),并成功地进行了开腹手术,也成功地进行了摘除死胎的手术。代将妇产科统称为妇人科或女科。清代妇产科的著作较多,流传也较广。傅山的《傅青主女科》,系后人辑录而成,书中辨证以肝、脾、肾三脏立论,论述平正扼要,理法严谨,方药简效,更有独到见解,影响久远。萧赓六著《女科经纶》,成书于公元1684年,内容较丰富,间有己见。亟斋居士著《达生篇》1卷,成书于公元1715年,论胎前、临产、产后调护之法,难产救治之方,平易浅近,尽人能晓。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成书于公元1742年,此书由国家组织编写,内有《妇科心法要诀》,集清前的妇产科大成,理法严谨,体例规范,通俗广传,成为医者必读的参考书。沈尧封著《沈氏女科辑要},公元1850年由王盂英校注刊行,全书计2卷,最为晚出,而颇多新说。其他著作,如陈士铎的《石室秘录》、徐大椿的《兰台轨范》、叶天士的《叶天土女科》、沈金鳌的《妇科玉尺》、吴道源的《女科切要》、陈莲舫的《妇科秘诀大全》等;专论胎产的有阎成斋的{胎产心法)、汪朴斋的《产科心法》、单养贤的《胎产全书》、张曜孙的《产孕集》等。
民国时期对妇科贡献比较大的著作有张锡纯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成书于公元1918年。还有张山雷笺正的《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成书于公元1933年,书中所倡肝肾学说,多是自识心得,切要发明,曾作教本而广泛流传。总之,清代以近的妇产科专著,现存不下数十种,在理论和实践中影响较大的首推《傅青主女科》、《达生篇》、《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和《沈氏女科辑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医妇科学理论进一步得到整理和提高。1956年以后各省市相继建立了中医学院,连续编写了六版《中医妇科学》统一教材,出版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学》、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妇科学》,各地先后编写了一批内部教材和妇科专著。开展了博士、硕士不同层次的医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妇科人才。同时,出现了许多中西医结合的新成果。如1964年,上海第一医学院藏象专题研究组的《肾的研究》,其中有关于“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病的治疗法则与病理机制的探讨”及“妊娠中毒症中医辨证分类及其治疗法则的探讨”;60年代,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1978年江西省妇女保健院的“中药药物锥切治疗早期宫颈癌”以及针灸纠正胎位、防治难产等,为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线索和途径妇科疾病学研究强调的四诊要点,在对全身症状了解的同时,着重阐述经、带、胎、产方面的诊察方法。在临床上必须四诊合参,不可偏废。
望诊
根据妇科的特点,望诊时除观察患者的神志、形态、面色、唇色、舌质、舌苔外,应注意观察月经、带下和恶露的量、色、质的变化。望月经经量过多,多属血热或气虚;经量过少,多属血虚、肾虚或寒凝血滞;经量时多时少,多属气郁、肾虚。经色紫红或鲜红,多属血热;经色淡红,多属气虚、血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预制板桥梁吊装方案(完整版).docx
-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doc VIP
- 室外承插式铸铁给水管道锚固工作量的结算问题.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稀土元素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统编版2025-2026学年上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达标卷(有答案).pdf VIP
- 学堂在线 新闻摄影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某某游客中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替代可研报告).doc VIP
- 学堂在线 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学堂在线 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GBT50344-2019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