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完美版).doc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完美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完美版).doc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不妨一读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代序)不妨一读此书,这是无害的书。 大而言之,绝大多数的书对读者都是无害的。因为书仅仅是书,如果书对读者有害,板子是不能全打在作者屁股上的。我不相信教育类的书会有什么害处,这和教育类图书的编撰者有关,相对而言,写作此类图书即使不是为了崇高的目的,也绝不会出于恶意,何况靠永远不会畅销的教育类图书来牟利,实在是效益十分低下的事。靠写教育类图书“图名”,也是无可厚非的事,偌大一个教育大国,各教育家太少了,能跨出国界穿越历史的名教育家几乎一个也没有。那些想出名的教育者付出那么多劳动仅谋得不多的印数和值那么“一两个平方”房价的报酬,我不敢说他们动机崇高,却也实在无法去诋毁他们的劳作;何况,当那些人的思想物化为难以更改的铅字横卧在光天化日之下,是实名还是虚名,已是一目了然的事。 我本人从事教育工作仅13年,从语文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专职团干部、教导处副主任、政教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一路过来,虽未离开过教育这一行,但却是在不同的岗位上匆匆走过如蜻蜓点水般,至今仅可称教育行业中的“万金油”式的人物,离“专家”差着十万八千里。我似乎没有资格给教师提什么建议,况且有一百条之多。教育界里的“资格论人”是十分坚固的一种取向,年龄、经历、权力、受教育程度都可以决定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话时的姿态和语调,照这种取向,我郑杰没有“资格”,人们可以轻易地发问:你才几岁?读了几天书?当了几天教师和校长?而一个没有资格的人居然死撑着给教师提一百条建议,是因为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这种冲动是出于“好管闲事”的本能,这种本能如果经过提升和修饰之后可被美称为“社会责任感”。 当我写完这本书时,毫不谦虚地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并希望人们读到它,因为我可以向所有人宣告:这是一本无害的书。正如你在书店里看到的所有五花八门的书一样。 出于冠冕堂皇的理由,我还想说,这不仅是一本无害的书,而且可能是一本对许多人有益的书。 在这本书中,我安排了“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教师作为一名称职的员工”、“教师作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教师作为一种自由职业”等四个部分。我奢望着至少有哪怕一个部分适合你,对你产生一点点影响。 我们有时候真要对“影响”二字作一些新的理解。不能说“我全部接受了并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才是受了影响,有时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或“我的观点和你的观点正好相反”,那也是受了影响,甚至更重要的影响也许是“我仅读了你的几十个字,忽然形成了一个观点,我的这个观点和你的观点相关,而不是相似、相同或相反”。我认为真正的影响就是在偶然的不经意间的阅读过程中自动地产生的,尤其是我们当老师的在听惯了各种各样讲台上、主席台上滔滔不绝的说教之后,在难得的清闲之中,对不经意间的一点心灵的萌动,会觉得是那么珍贵。 我不习惯于听或者说那些永远“正确的废话”,这决定了我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我希望你能注意到我的文字,我能承诺其中每个字的诞生都是出于真诚,而不是被他人或自己强迫。本人不能容忍其中任何一个字是不真诚的。 我想,这本书中那些真诚的表达即使不能征服你,但至少不会使你厌烦。我用的书名是“建议”,本身是希望自己远离说教者的角色,我是一个善意的帮助者和沟通者。你可以不接受我的帮助,但请你不要否定我真诚的善意。 再进一步,我想接着希望本书对你有益的话题,再说一说我真诚的善意所产生的背景。我想,这能使本书赢得你的好感。谋得读者好感很重要,这可以请读者站在我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有时我们是因为相信某个人才去接受这个人的观点的。 我是2000年9月到任北郊学校校长的,这是一所在中国土地上到处可见的不起眼的普通而又面临重重困难的学校。作为校长,三年来在这所学校我始终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困难中的学校如何生存;二是这样的学校中的人们的生命质量如何;三是寻找到帮助学校和学校中所有人摆脱困境的原创力在哪儿。 我意识到,学校并非校长的私产,教师并非我的附属物,假如我自命为学校或教师的“救世主”,也许我这个校长只需提要求就行了,因为“要求”即“命令”,具有不容置疑的强制力,而建议则不具强制力,也就是说,校长可以向教师提建议,教师相互也可以提建议,家长和学生也可以提建议。为什么不呢?听一听别人的建议是没有什么害处的。 起初,这些建议陆续发表在北郊学校的教师民间刊物《草根》上,每一期刊登三条。后来,《全球教育展望》上发表了若干条,使我这个普通学校的普通校长走上了“成名”之路;再后来,《上海教育》对我做了题为“郑杰改革,能命中吗”的专访,后来索性在杂志上为我开了“郑杰思考”专栏,连载我给本校教师的建议,这样,为教师提建议成为我的一项必要的工作了;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当代教育”栏目做了关于我和北郊学校的“另类校长,快乐学校”节目后,我这个“另类校长”算是有了固定的另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