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的定稿.doc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中国古代散文的萌芽是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尚书》和《春秋》是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
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和记言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大约成书于战国早期。《左传》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左传》的叙事和记言的文学成就很高。
第三节 《国语》的文学成就
《国语》是一部国别史,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文学成就逊于《左传》。
第四节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战国策》最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战国策》突出表现了纵横家思想。《战国策》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其次表现为“辩丽横肆”的说辞。
第五节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先秦叙事散文的叙事传统和语言艺术对后代史传文学、散文和小说创作,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选讲篇目:△《苏秦始将连横》、△《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庄辛说楚襄王》、《鲁仲连义不帝秦》、《触龙说赵太后》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第一节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
先秦说理文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到成熟的过程。儒家和道家的代表著作《论语》、《老子》以其弘深的思想、词约义丰的写作特点,对后世说理散文有广泛的影响。
选讲篇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季氏将伐 颛 臾》、《楚狂接舆》、《长沮桀溺》、《子路从而后》
第二节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孟子》七篇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谈话。孟子散文长于论辩,气势浩然,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
选讲篇目:△《齐桓晋文之事》、《天时不如地利》、△《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齐人有一妻一妾》、《鱼我所欲也》、《民为贵》
第三节 《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庄子》是先秦说理文中最有文学价值的一部著作。《庄子》以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形象恢诡的论辩、富有诗意的语言,使其哲理散文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
选讲篇目:△《逍遥游》、△《养生主·庖丁解牛》、《胠箧 》、《秋水》、《达生·佝偻承蜩》、《徐无鬼·匠石运斤》
第四节 《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
荀子继承了孔子的礼乐学说。《荀子》以其说理的清晰,论辩的透辟,逻辑的周密,在先秦诸子说理文中别具一格。《韩非子》文风冷峻,论辩透彻,逻辑严密。
选讲篇目:△《劝学》、《赋篇》△《五 蠹 》、《说难》、《喻老·扁鹊见蔡桓公》
第五节 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
先秦说理散文是我国散文创作的典范,它以成熟的说理文体制,形象化的说理方式,丰富多彩的创作风格和语言艺术,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第一节 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楚国文化和中原文化有很多相同之处,并不是纯粹的“蛮夷”。战国晚期,楚国由盛而衰,政治越来越腐败、黑暗。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屈原曾任楚怀王左徒,但一直受小人谗害,而被流放,最终投汩罗而死。“楚辞”是战国时期出现在南方的一种文学体裁,屈原的楚辞作品奠定了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第三节 《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其主旨是爱国和忠君。《离骚》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香草美人”手法、“骚体”的语言形式,是《离骚》的文学特点。
第四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
屈原的其他作品有《九歌》、《九章》、《天问》和《招魂》。《九歌》是一组风格清新优美的祭歌。《九章》是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天问》全诗几乎都由问句组成。《招魂》的主题是“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
第五节 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
宋玉是屈原之后的楚辞作家,代表作为《九辩》。屈原的人格力量的垂范,楚辞的艺术形式,都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影响。
选讲篇目:△《离骚》、《湘君》、《湘夫人》、△山鬼、△《国殇》、《涉江》、《哀郢》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绪 论
第一节 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汉代社会为作家群体的持续生成提供了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汉代文人可以以献赋、通经等方式求得通达。同时诸候王和贵族喜招致文士,而乐府等文化机构的设立,为作家群体的稳定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节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汉代文学呈现出多元的发展趋势。和汉代文学所走的批判——赞颂——批判的发展道路相一致,汉代文人的地位也经历了一个从独立到依附,再到独立的演变过程。汉代文学的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都呈兴旺景象。
第三节 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两汉是经学昌明的时代。汉代文学和经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互相影响,彼此渗透,双向互动,呈现出许多相似的特征。
第四节 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汉代文学样式有汉赋、乐府诗(汉代出现了五言诗)、历史散文、政治散文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