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隆昌县残疾人联合会.doc
隆昌县残疾人联合会
关于对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实施康复项目救助的
公 告
为帮助有康复价值和康复需求的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得到康复训练服务,省残联等十一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四川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救助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川残办〔2011〕4号)通知。“救助工程”是着力解决贫困家庭脑瘫儿童最现实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爱心工程和社会和谐工程,是帮助脑瘫儿童家庭重塑信心、走出困境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对最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今年,省、市下达我县2015年度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计划45例。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特向全县广泛宣传,对有脑瘫患儿家庭,请及时到所在镇(街道办)残联进行申报。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救助对象
具有本县户籍,年龄不超过12岁,具有康复潜力和康复价值,家庭自愿申请的城乡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和福利机构内的脑瘫儿童。)
二、筛查诊断
1、登记。脑瘫患儿监护人持户口薄于2015年7月31日前到本镇(街道)残联登记。
2、筛查。县残联将于8月中旬邀请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专家再次赴我县集中筛查,确定救助对象。
三、救助内容
对符合条件的脑瘫儿童实施康复训练、手术治疗、辅具适配。
四、救助标准
1、康复训练救助1万元/年;
2、经检查需手术者,享受手术救助1万元/年;
3、经诊断符合辅具适配者,享受辅具配发救助0.3万元。
五、救助办理
对符合救助条件的脑瘫儿童,由监护人申请、镇(街道)向社会公示、经县民政局认定其家庭贫困状况后,填写救助审批表,逐级审批,报省残联审核备案。
六、联系方式
县残联康维股。
联系人:陈女士 联系电话:3914618
谢女士 联系电话:3930278
隆昌县残疾人联合会
2015年7月19日
隆昌县贫困家庭脑瘫儿童救助工作流程
什么是脑瘫?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及反射异常。并可同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视觉及听觉障碍等。
症状体征
1.一般表现 脑瘫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为:
(1)早期表现:
①精神症状:过度激惹,经常持续哭闹,很难入睡。对突然出现的声响及体位改变反应剧烈,全身抖动,哭叫似惊吓状。
②喂养困难:表现为吸吮及吞咽不协调,体重增长缓慢。
③护理困难:穿衣时很难将手臂伸入袖内,换尿布时难以将大腿分开,洗澡时脚刚触及浴盆边缘或水面时,婴儿背部立即僵硬呈弓形,并伴有哭闹。
(2)运动功能障碍:均表现为:
①运动发育落后:包括粗大运动或精细运动迟缓,主动运动减少。
②肌张力异常:表现为肌张力亢进、肌强直、肌张力低下及肌张力不协调。
③姿势异常:静止时姿势如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四肢强直姿势,角弓反张姿势,偏瘫姿势;活动时姿势异常如舞蹈样手足徐动及扭转痉挛,痉挛性截瘫步态,小脑共济失调步态。
④反射异常:表现为原始反射延缓消失、保护性反射延缓出现以及Vojta姿势反射样式异常,Vojta姿势反射包括牵拉反射、抬躯反射、Collin水平及垂直反射、立位和倒位及斜位悬垂反射。
2.分型 依据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范围和性质,分型如下:
(1)痉挛型(spasticity):发病率最高,占全部病人的60%~70%,常与其他型的症状混合出现,病变波及锥体束系统,主要表现为中枢性瘫痪,受累肢体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姿势异常、深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2岁以后锥体束征仍阳性。上肢屈肌张力增高、肩关节内收、肘关节、腕关节及手指关节屈曲。卧位时下肢膝关节、髋关节呈屈曲姿势;俯卧位时抬头困难;坐位开始时,头向后仰,以后能坐时,两腿伸直困难,脊柱后凸,跪时下肢呈“W”形;站立时髋、膝略屈,足尖着地;行走时呈踮足、剪刀样步态。根据受累的部位又分为7种:
①痉挛性偏瘫(hemiplegia):指一侧肢体及躯干受累,上肢受累程度多较下肢重。瘫痪侧肢体自发运动减少,行走延迟,偏瘫步态,患肢足尖着地。约1/3患儿在1~2岁时出现惊厥。约25%的患儿有认知功能异常,智力低下。
②痉挛性双瘫(diplegia):指四肢受累,但双下肢受累较重,上肢及躯干较轻。常在婴儿开始爬行时即被发现。托起小儿双腋可见双下肢呈剪刀状交叉。本型如以影响两下肢为主则智力发育多正常,很少合并惊厥发作。
③痉挛性四肢瘫(quadriplegia):指四肢及躯干均受累,上下肢严重程度类似,是脑瘫中最严重的类型,常合并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视觉异常和惊厥发作。
④痉挛性截瘫(paraplegia):双下肢受累明显,躯干及双上肢正常。
⑤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