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及讲解.doc
大学语文资料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
怎样看演讲中的幽默与噱头的区别?
噱头往往是外加的,内容是浅薄、哗众取宠的。幽默是内容本身的有机组成,是深化、生动化的手段,是包含着智慧的,给人以启示的《梵高的坟茔》
天才是否注定要有悲剧命运?遭遇悲剧命运的原因主要在社会方面还是在自身?
天才的命运当然注定不是悲剧,但悲剧的情况较多也是事实。原因两方面都有:自身性格的偏执和社会的缺少宽容与理解《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本文所写,你认为是实有其猪呢,还是作者杜撰?它们影响你对文章观点的认同吗? 作者劳力于农村,对乡村生活中人猪之亲密关系自是司空见惯;即便并非实有其猪,以动物作为譬喻之媒,亦是古今中外文章惯技。
自己安排或设置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问题吗?别人想要设置我们的生活,能够一概无视吗?
有道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此为自由价值之要义,但实现起来,问题确是不少:政府、社会、思想专制、风俗习惯、陈腐观念,障碍所在多有。关键是体会“特立独行”之意义,由己身开始实现之。
作者采用这样的写法,你认为“闲篇”太多吗?它是否影响了对论题的充分阐述呢? 严肃主题不必全是冠冕文章,看似闲笔,却更有助于引人入胜;文章中心意旨在读者的阅读兴奋中深入其心。
1. 严肃主题
对人生价值取向和自由选择的思考
2. 文章风格
以幽默笔触写作严肃题材
猪的境遇的喻义——象征大多数人的生存处境
有一种力量,时时在企图左右我们的生活,为我们设计生活,安排命运,准备前途,决定去取而我们浑然不觉,安然处之。
被他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那意味着自由被扼杀。
人们往往对这样的生活安之若素。
省悟——敢于无视别人对你生活的设置。
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为自己设置生活?
主题的意义
一种人生境况的揭示
从人生根本、从人生观本质处产生的思考
将个人与人类命运大势结合起来的思考
猪的结局的意义
王小波并没有安排他的“猪兄”去向所谓的“主流文化”方向发展,而是义无返顾地踏上了一条追求自由的荆棘路。尽管“猪兄”逃离“秩序”的结果是首先付出了个人的牺牲—变成了“野猪”,但逃离了那些“居心巨测”的人类,它就能挣脱强权世界想强加给它的一切束缚,从而使个人的精神自由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写作特点
1、结合个人经验,又超越个人经验
结合个人经验——从“我”经历的一只猪的遭遇和性情谈起超越个人经验——体现了理性的力量。
2、善于从人们司空见惯处落笔,尖锐犀利,且具温情与善意。
3、极严肃深刻的主题,却出之以幽默诙谐之笔。别具慧心。
故事的讲述展开讽喻性的比附
多数篇幅谈猪,临末曲终奏雅,揭出主题
说猪事,实讲人世——以鲜活平庸生活琐事作譬,引出严肃的论题
趣意盎然的“话语方式”
他的杂文没有深奥的、捉摸不透的术语,有的只是俗字俗语以及随处可见的荒唐经历、笑话故事以及各种各样的调侃。这种有趣平易、近乎口语化的风格使他的杂文拥有了最广泛的读者。
王小波的杂文通俗平实且文风简洁,读起来往往有一种阅读上的快感
《复仇》
1. 篇中两次写到“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其用意有何不同?
均指其达致生命力的“飞扬”即其价值凸显而引起的情感;而第一次是因爱人之“爱”与置爱人于“死”而达致,是“有血的大戮”所引发的,第二次则因己身“干枯”的同时“赏鉴”“旁观者”的“干枯”而达致,是“无血的大戮”所引发的。
2. 依你所见,诗中二人有此处境,应“毫无动作”呢,还是或相爱、或相杀,“照所欲而行的为是”呢?
被看者“毫无动作”使旁观者“无戏可看”,固然实现了对看客的复仇,但代价却是自主选择爱或死之权利的丧失;然而如果果真的“照所欲而行”呢?则固然可以自主选择,却必然成为旁观者赏鉴的对象──也许这本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 阅读《复仇(其二)》, 体会鲁迅复仇思想的另一种表达。
《复仇》写以使旁观者“无戏可看”作为对看客的复仇;《复仇(其二)》则是写先觉者被其所欲拯救的民众所害,于是以玩味其罪恶,悲悯其前途,咒诅其现在,而作为“复仇”。这是鲁迅复仇哲学的两个意涵。
(一)题目“复仇”作为一个动词,它的主语和宾语在文章中究竟是谁?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鲁迅在这里并不在意谁是杀戮的施动者或受动者,这原本就是一段无主语无宾语的“客观”描述。
为什么要这样写?
鲁迅在这里只不过想非常客观地向读者呈现一种生命本来固有的形态,并选取男女祼身对立这样爱与恨的极端形式来代表生命、生存的一切客观表现形式。
从哪里得知“他俩”是男女二人?
第一部分【1-4】热血与生命之力
点明二人之间两种关系的极端状态:
或“爱”,则互相拥抱,或“杀”则互相杀戮。
爱的结局是性的交往和种的延续
杀的结果是鲜血的流尽和肉身的死灭
(二)第5段,作者如何描摹“路人”?他们来此的目的何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雷州市卫生健康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第十章 分式(小结与思考)(单元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课堂(苏科版).pptx VIP
- 儿童故事绘本《嘻哈农场-吱咕、吱咕、嘎》.ppt VIP
- BSEN206-2013欧标欧洲规范.pdf VIP
- 2025年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第二届全国健康照护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健康照护师)理论试题库-下(判断题汇总).docx VIP
- 2025年人工智能训练师(五级)初级资格理论考试练习题库(460题)含答案.docx VIP
- 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doc VIP
- 一种人工沙滩.pdf VIP
- 广汽丰田C-HR EV_车型手册电子版下载_非汽车用户车主车辆使用操作驾驶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