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葫芦事故案例.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动葫芦事故案例.doc

电动葫芦吊钩坠落造成伤亡 之一 事故发生时间:1991年1月14日15时10分 鸡西市恒山酱菜厂(地址:鸡西市恒山区)腐乳车间主任找生产厂长赵海涛反映车间人员不足,于是赵决定把工人江美玉临时调到该车间装卸。江在下午二时到腐乳车间后,看到工人姜波正准备用电动葫芦提升机往二楼送一车豆腐盘子,于是江主动跑骈操纵提升机。当提升机的吊盘上升到位后,江站在提升机吊盘底下,结果提升机吊盘却突然坠落,将江当场砸伤死亡。 事故原因提要 该提升机电动葫芦起升高度限位器在二个月前损坏后,电工将其拆除一直未修复,使其失去超限位保护功能,致使吊盘上升到极限位置继续上升,将钢丝绳拉断。 根据《钢丝绳电动葫芦安全规程》应设总电源接触器,在操纵位置应设紧急断电开关,其紧急断电开关应接在总电源接触器控制回路中,应能切断各机构总电源。当起升高度限位器失效后,操纵紧急断电开关切断总电源,停止吊钩继续上升,可防止绞断钢丝绳,避免吊钩“冲顶”坠落。而该电动葫芦却未设紧急断电开关。 该单位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电动葫芦提升机无安全操作规程;受害者系非操作人员,违间操作,违章站在吊盘下。电动葫芦吊钩坠落造成伤亡 之二 事故发生时间:1994年10月22日10时50分 黑龙江省查哈阳农场粮油加工厂精米车间,新分配到该车间的电工田坦平自己跑到四楼想把悬在一楼的电动葫芦吊钩提升到二楼至三楼之间,为吊自动称做准备。当合上电闸,按了上升电钮,当吊钩升至二、三楼之间时,又按停止电钮,结果吊钩没有停止却继续上升,于是他慌忙跑到控制箱那观看,结果发现磁力开关粘住,失去控制作用,接着,他便急忙拉开总控制开关,但这时吊钩已升到了电动葫芦顶部,其固定钢丝绳的绳夹已卡入电动葫芦的护析观内。这时车间副主任张达正好从外面进入车间,发现这一情况便跑到四楼将田坦平批评了一顿。而这时,正好接近中午下班时间,当王金权刚走到楼门口,就听身后一响声,回头一看,电动葫芦吊钩掉下来,砸在孟令海的头部,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提要 电动葫芦未按安全要求设置起升高度限位器;手电门上未按安全要求设置紧急断电开关;其磁力开关时常出现粘连及时检修将故障排除,“带病”运转。 设备有缺陷,致使吊钩“冲顶”,钢丝绳断股现象时有发生,未能引起有关领导重视,未按安全要求进行整改。 吊钩“冲顶”后,由于未立即坠落,使人产生麻痹思想,未能及时采取相应预防吊钩坠落伤人措施。3.电动葫芦操作人员触电死亡 事故发生时间:1989年11月22日11时30分 国营第七九○厂(地址:沈阳市铁西区保工南街26号)一车间工人田盛昌用电动葫芦吊一槽料进行酸洗作业摘钩,其右手握电动葫芦操作按钮(也称手电门),左手伸出摘钩,此时身体倾斜,由于作业时不慎,左脚却蹬落在酸槽中。致使溅起的酸溶液又恰巧落入操作按钮里,结果造成铁壳手电门短路,致使外壳带电,瞬间田盛昌被电击伤。当同班工人唐忠俭发现后,就立即将刀闸开关拉下切断电源。于是工人王喜云、张旭等人将田从酸池中拽出,经多方抢救无效死亡。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2万元。 事故原因提要 电动葫芦操作按钮的选用不符合ZBJ80013.6-89《钢丝绳电动葫芦电气控制设备验收技术条件》中4.13条的规定。该条规定为:“按钮装置的外壳应使用高强度塑料制造,外壳表面应光滑,天气泡和开裂现象”而该厂的却为金属外壳,不符合安全要求埋下事故隐患。 ZBJ80013.3-89《钢丝绳电动葫芦安全规程》中2.2.6.3条规定:“按钮装置(手电门)应为安全电压控制”,而该厂电动葫芦手电门控制电源的电压对地为220伏。显然,该厂电动葫芦手电门外壳采用金属制造,控制电源电压采用对地220伏的电压,是该事故的主要原因。 操作工人未按安全要求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也是该事故的又一原因。 酸溶液溅入手电门内造成短路,致使金属外壳带电,是该事故的诱因,也是直接原因。操作者触电的电动葫芦金属外壳手电门事故现场照片见下图: 4.电动葫芦漏电工人触电死亡 事故发生时间:1989年8月14日11时 莲花山冶金机械厂(地址:锦州市莲花山区)钎头车间维修电工袁新,对该车间清洗工库电动葫芦安装保护器后,经试车检查一切正常。而在晚班生产工人操作电动葫芦时却发现有麻电感觉,立即找来电工陈丰采取了临时绝缘措施,继续维持操作直至下班。在次日上班后,由于袁新上二班,车间便安排电工技师石哲与陈丰处理这一漏电问题,由于保护器图纸在袁新手中,于是陈丰便到袁新家去一趟,结果陈、袁二人一同到车间从工具箱中取出图纸交给石哲看,研究接线是否有问题。这时袁新说把保护器拿下来看看,陈丰便找来一个钢梯子,二人把梯子竖在电动葫芦运行的工字钢梁上。陈丰要上去卸保护器,袁新说:“我上去,上连我熟悉”。袁上去,陈在下扶梯子,石在清洗室门口看图,听到袁“啊”的一声,陈忙扶住袁,石发现袁新触电,即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