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江流域堡上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pdfVIP

郁江流域堡上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郁江流域堡上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pdf

第27卷 第 1期 华 南 地 质 与 矿 产 Vb1.27.NO.1 2011年3月 GeologyandM ineralResourcesofSouthChina March.201l 文章编号:1007—3701(2011)叭一0069—07 郁江流域堡上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黎义勇 ,彭 轲 ,赵信文 ,刘 洋 f1.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 430205;2.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117地质队,贵阳550018) 摘要:根据堡上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制,堡上滑坡变形破坏主要是受 降雨及库水位变化的影响。在野外调查及勘查的基础上应用垂直条分法对滑坡的稳定性 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 自重+408m现状库水位的天然状态下,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 态,与现场调查所得结论一致,在暴雨和库水位变化的情况下 ,堡上滑坡稳定性系数逐渐降 低,当库水位从415m骤降至400m时,堡上滑坡将处于临界滑动状态,滑坡不稳定。 关 键 字:形成机制;稳定性分析;堡上滑坡;鄂西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识码 :A 自20世纪初 中期 以来,随着世界人 口的不断 查的基础上,重点对I号滑坡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 增长、人类活动空间范围的逐渐扩展,工程活动对 野外调查 ,运用钻探等工程勘查措施,分析滑坡的 地质环境扰动程度的不断加大,加之受到全球气候 形成机制;并结合滑坡稳定性计算,综合分析滑坡 变化(如厄尔尼诺,E1Nino)等因素的影响,滑坡灾 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害,尤其是大型滑坡灾害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所造 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也不断加大n。。到 目前 1 滑坡体特征 为止,全球范围内凡是有人类居住和工程活动的山 岭地区,几乎都有滑坡灾害发生,成为各灾种中频 1.1 滑坡背景特征 度最高、损失最大的地质灾害类型 。 堡上滑坡位于利川市文斗乡堡上村三组,坐落 堡上滑坡位于鄂西南地区郁江上游长顺水库 于郁江右岸长顺水库库尾位置,东距文斗集镇 12 库区,地质条件及影响因素复杂。堡上滑坡属典型 km,西距长顺 16km,其地理 中心位置坐标为:x: 的堆积体土质顺坡斜层 向滑坡,根据滑坡地貌特 3304196.15,34。堡 上 滑 坡 大 致 呈 征,将堡上滑坡划分为2个子滑坡,分别为I号、Ⅱ Nw—SE向展布 ,滑坡平面上总体呈舌形,剖面形 号滑坡。目前I号滑坡发生地面裂缝,房屋墙体开 态呈凹形,后缘北西端抵达堡上村至文斗公路上部 裂、局部滑动等变形迹象;II号滑坡后缘裂缝、中部 斜坡 ,高程约5251TI,前缘南东端至郁江右岸河谷, 房屋多处变形 。堡上滑坡体上现有居 民35户 185 高程约4001TI,滑坡总面积 0.18km ,平均厚度约 人,分布居住在滑坡体的各个部位,在 I号滑坡 中 35.15iIl,滑坡总方量633~10m ,属于大型滑坡。 后缘及 Ⅱ号滑坡右侧后缘处最集 中,另外,堡上村 堡上滑坡 I号滑坡主滑方向138。,平面上呈舌 小学也位于此处 ,共有教职员工及学生约450人 , 型(图1),纵 向上呈凹型(图2),滑坡后缘高程523 皆受到滑坡的威胁 。因此对堡上滑坡的形成机制 nl,前缘高程4001TI,纵向长约400In,横向前缘宽约 及稳定性进行评价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勘 3131TI,后缘宽约 1501TI,平均宽约 240In,面积约 0.096km,滑坡体厚度变化不大 ,平均厚度为 收稿 日期 :2OlO.11.O8 35.4m,方量为339.84×10In;Ⅱ号滑坡主滑方 向 基金项 目:国家地质大调查项 目(编号:1212010740604) 作者简介:黎义勇 (198O一),男,工程师 ,主要从事环境地质与地质 138。,平面形态上呈舌形,纵向上呈直线凹形,后缘 灾害调查研究方面工作,Email:lixiangy163.com

文档评论(0)

kfigrmn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