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田排水.ppt
第五章 农田排水 * * §1 农作物对农田排水的要求--排水标准 一、农田水分过多及其排除 1、农田水分过多 是指由于降水或洪泛产生的地面径流不能 及时排除时的淹水状态,或由于地下水位过高、 土体构型不良或土质过于粘重、土壤透水性差 造成的土层滞水的情况。 农田水分过多 涝害 渍害 盐渍化 2、农田排水 是指消除农田受涝受渍,保证作物生长的措施。 其目的包括: (1)除涝--排除因较大雨强而产生的农田地表积水; (2)防渍--控制和降低地下水位,使农田土壤能维 持在较为适宜的含水率之内,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3)防盐--控制和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次生盐 渍化的发生或改良盐碱土。 3、排水标准 排水标准的含义是(田富,1995):对于因降雨或 其它因素而产生的过多农田水分,要求排水系统能在一定 时间内排除,并将地下水控制在适宜深度,以保证农作物 正常生长。其中,降雨是影响排水标准的主要因素。 农田排水标准 除涝标准 排渍标准 防盐排水标准 二、农田对除涝排水的要求--排涝标准 1、农作物受淹减产情况和允许的淹水时间影响因素: 作物的品种、生育阶段、土壤质地、气候条件 2、耐淹时间和耐淹水深 从农田排水的实际情况出发,可要求在允许时间 内将淹水水层排至一定的深度以下,该允许的时 间范围和淹水深度分别被称为耐淹时间和耐淹水深, 3、除涝标准 各种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耐淹时间和耐淹水深可称 为除涝标准。 表1 几种农作物的耐淹水深和耐淹时间(排涝标准) 三、农田对防渍排水的要求--排渍标准 1、衡量农田土壤水分的状况的指标: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位。 2、某种作物相应的土壤含水量指标,即最大允许含水量、适 宜含水量和最小允许含水量。 表2 作物适宜含水量表 3、土壤含水量测定相对复杂一些。由于地下水与 土壤水关系密切,因此,在判断作物对水分的需求 方面,地下水埋深更经常地被用作评判指标。 表3 冬小麦、棉花各生育期要求的地下水埋深 表4 各种旱地作物要求的地下水埋深表 四、防止土壤盐碱化对排水的要求--防盐排水标准 “盐随水来,盐随水去”,土壤的积盐与脱盐过程均与 地下水埋深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下水临界深度: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 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 地下水最小埋深。 其大小与土壤质地、地下水矿化度、气象条件、灌溉排水条 件和农业技术措施(耕作、施肥等)有关。 北方地区采用的地下水临界深度表(单位:m) §2 排除地面积水排涝设计 一、排涝设计标准 排涝设计标准一般是用发生某一频率(或重现期)而不受灾 的暴雨雨量和降雨历时来表示的,亦被称之为设计暴雨,同 时还规定了根据作物耐淹能力确定的允许排水时间。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采用重现期为5~10年一遇(频率P = 20~10%)的暴雨作为排涝设计标准 排涝设计标准是确定设计流量和排水工程规模的重要依据, 如果排涝设计标准定得过高,则排涝设计流量和排涝工程 规模过大,工程投资过多,而其利用效率低,造成浪费; 如果设计标准过低,虽然工程量小,投资少,但涝灾威胁 减轻不多,效益不大。 二、排涝设计流量 1、排水设计流量是设计排水沟道和排水设施的依据,分 排涝设计流量(地面排水设计流量)和日常设计流量之分。 2、排涝设计流量系指在发生排涝设计标准规定的暴雨时, 排水沟所能通过的最大流量或平均流量,由排涝设计标准 及排水沟道控制的排水面积大小决定。 排水系统应按发生排涝设 计标准规定的暴雨所产生 的最大径流流量Qmax (洪峰流量)进行设计。 3、排涝设计流量的确定方法 (1)经验公式法 先求一定排涝设计标准下的排涝模数--即排水区内平均 每平方公里排水面积上的最大排涝流量;然后再以排涝模数 乘以某沟道所控制的排水面积, 即:q=KP0mAn P0= aP Q=qA 式中:q―排涝模数(m3 s-1 km-2); K―经验系数(综合反映河道、沟渠密度、比降、 降雨历时及流域形状等因素); P0―设计净雨量(径流深,m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