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尔滨工业学 光学习题课 干涉装置.ppt
* 光干涉装置及时空相干性 基本概念和公式总结 例题分析 作业题分析 1 干涉装置 时空相干性 多光束干涉 分振幅 :薄膜干涉、迈克耳逊干涉仪 分波前:杨氏实验 1.分波前干涉装置的光程差、条纹形状和间距 基本概念和公式总结 条纹形状: 垂直轴的直线条纹; 条纹间距: 2.双面镜、双棱镜和洛埃镜的条纹间距 分波前干涉装置 2 光程差: 3)空间相干性的几个公式 2)空间相干性的起因 3 由于非相干点源组成的线光源或面光源S在空间的扩展,才引出了次波源S1和S2的空间相干性的问题。 b d b d 3.空间相干性 1)空间相干性定义: 空间相干性是指在给定宽度b的单色线光源(面光源)照明的空间中的多大范围里提取出的两个横向次波源S1和S2还是相干的。 4.时间相干性 时间相干性是指在非单色点源 S 照明的波场中两个次波源 S1 和 S2 在沿波线的纵向方向上相距多远还是相干的。 2)时间相干性的起因 1)时间相干性定义: 由于点光源发光时间的有限性,导致波列长度的有限性或者波列的非单色性,才引出了次波源 S1 和 S2 的时间相干性的问题。 3)时间相干性的几个公式 1 2 3 4 5.等厚、等倾条纹的光程差和条纹特点 正入射: 当平行光正入射到薄膜上时,处于薄膜表面的干涉条纹称为等厚条纹。 处于无穷远的等倾角干涉条纹称为等倾条纹 5 6.楔形薄膜和牛顿圈的公式和条纹特点 ?x ? ?h ? ?l (条纹变密) 内疏外密中心为暗点的圆环(中心级次低) 6 7.多光束干涉 1)多光束干涉条纹的特点:条纹很细锐、明亮 2)几个重要公式: 7 非单色平行光入射,i=0: 非单色、球面光入射: 激光器 光谱仪 8 8.增透膜和增反膜 1)实现增透的条件: 2)实现增反的条件: 9. 需要掌握的基本方法 1) 求解时空相干性问题的方法 2) 求解分波前干涉问题的方法 3) 求解分振幅干涉问题的方法 4) 判断楔形薄膜交楞位置和薄膜表面不平度等问题的方法 5) 判断等厚和等倾干涉的模层厚度变化引起的条纹移动、 吞吐和收扩等问题的方法 9 例题分析 1.杨氏实验装置中,S为中心波长为 、线宽为 衍射屏到观察屏的距离为D=100cm,求观察屏上条纹消失时的级次? 的点光源,双缝间距为 ,光源到衍射屏的距离为 , 若 S 光源是沿 x 方向扩展的波长为 的单色线光源,求观察屏上干涉条纹消失所需的光源的线宽度? 解: 当谱线两个边缘颜色的条纹互相错开一个条纹间距后,条纹的反衬度下降为零了 . 观察屏上条纹消失时的级次为50。 方法1 (1)是一个时间相干性的问题 P S1 S2 S P 11 2.杨氏实验装置中点光源 S发出波长为 的单色光,双缝间距为 。(1)在距衍射屏为 的位置放置一块焦距为 的薄透镜,透镜到观察屏的距离为 。(2)在距衍射屏为 的位置放置一块焦距为 的薄透镜,透镜到观察屏的距离为 , 在傍轴条件下,分别求上述两种情况的干涉条纹的形状和间距? 解: (1) 将次波源S1和S2对透镜成像,最终的干涉条纹是两个相应虚像点在观察屏上形成的干涉。 干涉条纹是杨氏干涉的垂直轴的直线条纹 P 条纹间距为: 12 平行光的倾角为: (2) 两个次波源在后场形成的是两束平行光的干涉。干涉条纹是垂直轴的 直线条纹。 3.用钠黄光(5893?)观察迈克尔逊干涉条纹,先看到干涉场中有12个亮环,且中心是亮斑(规定中心斑不算一环),移动平面镜M1后,看到中心吞(吐)了10环,而此时干涉场中还剩有5个亮环,试求:(1)移动M1的距离?(2)开始时中心亮斑的干涉级次?(3)移动M1后,从中心向外数第五个亮环的干涉级次? 13 解: 分振幅干涉问题 视场:是指被观察的干涉条纹所在的观察场的范围 固定的 (1)分析移动平面镜M1后等效空气膜的厚度 变化 相同视场角范围之内条纹数目变小、条纹变稀 等效空气膜的厚度变薄了 中心点的光程差公式 h h-Δh 在膜厚变薄时条纹向里收缩,中心吞了10个亮环条纹 。 (2)因而平面镜位移的绝对值应为 中心处条纹移动的根数 14 (3)中心级别的绝对级次取决于膜层厚度 h,最大视 处对应于观察场中 场角最小干涉级次。 镜面移动前有: 镜面移动后: 开始时中心亮斑级次为: (4)显然,移动后中心亮环级别为:7,向外数第5个亮环的干涉级别为:2。 15 作业题分析 P282-1 Δ l x d S1 S2 S’ S M S1’ S2’ B C D (1) 已知: (2) 屏幕上交叠区的宽度: 屏幕上最多能看到的条纹数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