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北齐的冕旒服章经学背景和制度源流.pdfVIP

北魏北齐的冕旒服章经学背景和制度源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魏北齐的冕旒服章:经学背景与制度源流[1 ] 阎步克 The Origin, Characteristic and its Academic Context: the Sacrifice Dress System of Northern Wei and Qi Dynasties 【内容提要】中古时期出现了古礼复兴运动,其时王朝祭服深受《周礼》六冕古礼影 响,为此而卷入了经学纠葛;南北朝各政权的祭服安排,还经常考虑文化竞争的需要。北 魏诸臣助祭冕服,是三公衮冕八章,太常鷩冕六章;北齐诸臣助祭冕服,是三公八章八旒、 章目自山龙而下,九卿六章六旒,章目自藻火而下。这种章旒等级,与梁陈、与北周都不 相同。汉晋以来,对《周礼》诸臣冕旒等级曾出现过两种解释,一种是郑玄之说,根据“以 爵不以命数”的原则来确定诸臣章旒之数;一种以《毛传》和魏晋冕制为代表,根据“各 视其命之数”的原则来确定诸臣章旒,但章旒不用偶数。而北魏北齐章旒都用偶数,是其 特殊之处。对“十二章”的章目内容,东汉永平冕制有一种处理,郑玄另有一种说法。梁 陈、北周用郑玄说,而北魏北齐十二章的章目又与二者有异,来自对《伪孔传》的另行解 释。本文用“特色寻求”和“新政心态”解释北魏北齐的冕制创新;进而指出隋唐冕制上 承北周,不采北魏北齐,这对“隋唐制度不采北周”的看法是一条新的反证。 【关键词】北魏 北齐 冕服 中国历史演进的动力和原因可以列举很多,中国历史演进的主体则是其制度与文化。 中华典章制度与中华文化传统,既是其早期文明的发展起点,也是其留给后世的最重大遗 产。可以说,中国历史,就是秦始皇和孔夫子的历史。正如“百代多行秦政法”、“万世师 表”、“礼乐之邦”等说法所反映的那样。但具体说来,秦式制度与儒家文化之间,又不断 发生冲突纠葛与复杂互动。早期国家的制度发展,到“秦政”形成一大结集;而自西汉中 期,中国制度史上发生了一场“古礼复兴运动”,“古礼”或“周礼”开始给予王朝制度以 [1] 本文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古国家体制与北亚民族传统互动研究”项目论文,系教 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资助。 1 强大影响。这个运动逐渐升温、趋热,历时很多世纪,又渐趋低落、淡化了。从这条起伏 的轨迹中,可以看到秦政之实用主义、法治精神,与早期儒家“制度浪漫主义”的矛盾变 迁。 舆服复古,就是“古礼复兴运动”的内容之一。近年我曾以冕服为线索,从宗经、复 古、尊君、实用诸视点出发,观察这一运动的始末和因果[1 ] 。但相关论文之中,对北魏、 北齐冕制只有数语涉及,未及详审。近来思考魏齐冕制,发现仍有若干新问题值得讨论, 一些模糊说法有待澄清。 魏齐旒章的结构特点,与南朝和北周都不相同。有差异就有问题。差异为了解南北朝 礼制的源流变迁,提供了新线索。南朝、北齐、北周与隋唐的制度源流问题,是程树德、 陈寅恪先生所提出的重要论题。这个论题的意义,是推动人们从不同民族、地域、文化、 体制甚至心理的综合视角,更深入地理解其时的制度史进程。魏齐冕制的面貌变清晰了, 人们就将面对如下情况:魏齐、北周和南朝各自演化出了三套不同的冕制。那么其原因是 什么?其相关的经学背景和制度渊源是什么?隋唐定冕服,在面对三制时又如何取舍呢? 这就是本文所讨论的问题。 一、北魏北齐的冕服章旒等级 据《隋书》卷十一《礼仪志六》:“后魏天兴六年(402 年) ,诏有司始制冠冕,各依品 秩,以示等差,然未能皆得旧制。”“天兴”是北魏道武帝的年号。天兴六年“始制冠冕” 的事情,因史料寥寥而颇为暧昧。孝文帝变法改制,其时冕制就清晰多了。请看相关记载: 太和十年(486 年)春正月:帝始服衮冕,朝飨万国。( 《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下》) 太和十五年(492 年)十一月:帝释禫祭于太和庙。帝衮冕,与祭者朝服。……庚申,帝亲省斋 宫冠服及郊祀俎豆。癸亥冬至,将祭圆丘。帝衮冕剑舄,侍臣朝服,辞太和庙,之圆丘,升祭柴燎, 遂祀明堂,大合。既而还之太和庙,乃入。甲子,帝衮冕辞太和庙,临太华殿,朝群官。……丁卯, 迁庙,陈列冕服,帝躬省之。既而帝衮冕,辞太和庙,之太庙,百官陪从。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