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25讲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人教版.doc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25讲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两图相比,反映了人地关系的哪种理论( )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协调论 D.可持续发展论
2.该种理论集中体现于________时期。( )
A.采猎文明 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 D.后工业文明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湖泊面积大大萎缩变小,这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生产活动造成的,体现了人类中心论的观点。第2题,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主要是盲目地崇拜自然;农业文明时期,主要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后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谋求人地协调。
【答案】 1.B 2.C
(2014福建八校联考)读人类文明进程与人口、资源、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生态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 )
A.人口数量的下降 B.环境质量的改善
C.科技的进步 D.资源质量的提高
4.工业文明阶段,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资源的( )
A.质量 B.数量
C.类型 D.区位
【解析】 在生态文明阶段,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发现的资源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资源数量呈增长趋势。工业文明阶段,工业生产的大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做原料(或燃料)。
【答案】 3.C 4.B
“生活质量”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下图为生活质量与GDP和电力消耗量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从图中可以看出 ( )
A.人均GDP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B.人均电力消耗量与生活质量相关性不明显
C.人均GDP在3千~5千美元时,生活质量有所下降
D.人均GDP在3千~6千美元时,人均用电量会呈下降趋势
6.此图给我们的启示,正确的说法是 ( )
A.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它必须在经济得到大发展后才能得到彻底治理
B.我国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
C.人均电力消耗多,生活质量就高,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
D.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环境问题,因此我们要边治理环境,边发展经济
【解析】 第5题,从图中看出,人均电力消耗量与生活质量相关性高于人均GDP与生活质量相关性。人均GDP与生活质量相关性,总体上呈正相关,但局部出现负相关。第6题,从图中看出,人均电力消耗量以及人均GDP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是复杂的,单纯追求人均电力消耗量和人均GDP的增长,并不能保证生活质量的连续上升。
【答案】 5.C 6.B
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7~8题。
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
11 33 33 31 11 11 33 33 31 22 31 31 31 11 12 31 31 11 11 11 31 11 11 11 11 7.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8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推广蔗基鱼塘
推广水稻种植
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解析】 第7题根据题干和图中信息每个方格中两个数字相同说明土地利用类型没有变化;8个“31”可知该区域2005年比1979年湖泊面积大量减少转化成耕地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生态环境效益减弱水生生物物种减少;同时该地位于辽宁西北部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这种土地利用变化会8题该地是辽宁西北地区可以排除A、B选项。从图表中的数字可以看出该地目前土地利用的主要形式是耕地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才是正确的举措。该区不具备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条件同时也与目前土地利用的类型不符合。
【答案】 7.A 8.C
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完成9~10题。
9维持着生态系统“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关键是( )
江河 B.森林
村寨 D.梯田
10哈尼族人的村寨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 )
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为了避免洪涝灾害
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为了观赏梯田美景
【解析】 第9题森林在维护生态循环中的地位与10题考虑到实际情况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 9.B 10.C
年3月21日环保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在2012年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即2012环保风暴:“狙击重金属污染”。我国每年因重金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项检测:专题4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doc
-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项检测:专题4 第3讲 变异、育种与生物进化.doc
-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项检测:专题5 第1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
-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项检测:专题5 第2讲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doc
-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项检测:专题5 第3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doc
-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项检测:专题6 第1讲 种群和群落.doc
-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项检测:专题6 第2讲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doc
-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项检测:专题7 实验与探究.doc
-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项检测:专题8 生物技术实践.doc
-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项检测:专题9 第1讲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27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28讲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29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30讲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31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32讲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33讲 世界地理概况 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34讲 世界主要的区域 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35讲 世界主要的国家 人教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