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逆流气浮工艺处理高藻水的的研究.pdf

混凝——逆流气浮工艺处理高藻水的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大量含氮、磷等营养 物质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农业生产污水流入水体,促使藻类的过度繁殖,从而 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造成 了多方面的危害。对饮用水生产的影响尤为引人关注,而这些影响主要是藻类 及其代谢的有机物引起的。高藻水源水的一些特殊水质特征加大了处理难度, 一些传统处理工艺如混凝/沉淀难以有效地去除藻类,而一些高级氧化技术如臭 氧氧化除藻,虽然处理效果好,但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很难在发展中国家广 泛应用。 溶气气浮技术(DAF)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固液分离技术,特别适合于 处理低温低浊及高藻类水体。与传统的混凝/沉淀工艺相比,DAF具有分离效果 好、投药少、负荷高等特点。因此研究混凝——气浮工艺对水体藻类及其相关 有机物的去除适合我国国情及水处理发展方向的需要,有着很大的实际意义和 应用价值。 逆流气浮是一种新型气浮工艺,相比于原水与回流水同向流动的传统气浮 技术,可较大程度的避免溶气回流水进入气浮池时打碎脱稳絮体,逆向流动更 加充分地发挥气泡/絮体聚集体悬浮层以及气泡层的拦截作用,增加了气泡与絮 体的碰撞粘附几率,提高了处理效率。本文研究了混凝——逆流气浮工艺对高 藻水的处理效果,将静态小试与动态试验相结合,考察了影响气浮处理效果的 因素,并通过优化运行参数和改进运行方式提高处理效率,以期为本工艺的实 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技术支持。 在静态小试中,利用混凝——气浮小试装置,以富含铜绿微囊藻(MA)的 高藻水作为处理对象,得出以下实验结论:通过对比不同混凝剂的净水效果, 选定聚合氯化铝(PAC)作为后续试验的混凝剂;投药量、絮凝反应搅拌强度及 时间对PAC.MA絮凝体形态及强度有着显著影响;不同的絮凝方式对PAC.MA 絮凝体的强度有着显著影响,2种絮凝方式(降速絮凝与恒速絮凝)形成的絮凝 体形态相似时,降速絮凝形成的絮凝体强度更大,抗剪切能力更强;絮凝体的 形态和强度共同影响气浮处理效果,采用降速絮凝方式,在适当的投药量、絮 摘要 凝搅拌强度及时间下,形成的絮凝体枝权较多,结构疏松,强度较大,更容易 气浮去除;在实际应用中,应改善气浮反应池构造及释放器性能,使微气泡的 空间分布更加均匀,减小局部湍流强度,尽量延长气泡与絮凝体的接触时间, 增大碰撞几率,达到提高处理效果的目的。 在混凝——逆流气浮动态试验中,以高藻期的河水作为试验原水,在静态 小试所取得的实验结论基础上,分别采用常规逆流气浮(溶气水单段回流)和 溶气水分段回流两种运行方式对高藻水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段回 流可以增强了气泡/絮体聚集体悬浮层的拦截作用,减小悬浮层的厚度而增加过 渡层的厚度,延长过渡层中小絮体与气泡的碰撞接触时间,从而强化了气泡与 絮体间的相互作用,改善了出水水质,提高了处理效率;采用分段回流时,最 大水力负荷可以达到17m/h,与常规工艺最大水力负荷(1lm/h)相比提高了近 55%,处理效率明显提高:分段回流时,可移动式释放器(M)与固定式释放器 (F)的回流量比以及M与原水进水口的距离对处理效果有显著影响,当M与 F的流量比控制2~3之间、M与进水口的距离在60—90cm之间时,处理效果较 AL203、快速混合G值为500s~、两级降 好;当PAC投药量为11.2~19.6mg/L 速絮凝G值分别为100s。1和20s~、溶气水回流比为8~12%、排渣比为10%左右、 水力负荷控制在15~17m/h时,分段回流工艺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情况为:对浊 度的去除率为92~96%,对色度的去除率为73~90%,对藻类的去除率为89~97%, 率为27~57%。最后,借鉴其它水处理系统数学模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 建立本工艺原水进水流量Q、原水浊度%、出水浊度乃与投药量D数学模型: D=0.766.QO.370.T00.972.兀一o·266。 关键词:高藻水;混凝——逆流气浮工艺;絮凝体形态及强度;溶气水分 段回流;投药量数学模型 II Abstract

文档评论(0)

花千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