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201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 诗歌鉴赏语言教案.doc
201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诗歌鉴赏——语言 教案
高考要求的鉴赏作品的语言,与一般的文学鉴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述,这里着重阐述如何理解诗歌的语言并作一定程度的评析。
一、鉴赏诗歌语言的途径
主要说以下三点:
1.体会语言的风格特色
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人称李白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便是一种清新美。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
例1: 山中问答
李 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首诗开头两句有问有答。问他何事栖于碧山,诗人却“笑而不答”。这笑而不答造成悬念,以诱发人们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字,既是山居心情的写照,更表明“栖碧山”的妙处在“悠然心会”。“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是写碧山之景“别有天地非人间是对“何意栖碧山”的回答,即这碧山让人“心自闲”,而不像“人间”那样令人烦恼,让人不幸。在诗人看来,这“碧山”,这“桃花流水”都是美的,桃花流水窅然远逝,也是美的,都出自“天然”,都让人心境悠闲。全诗用语新鲜自然,不落俗套,“不答”而答,转接轻灵,活泼流利,具有一种清新美。
例2: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的这首诗可以说妇孺皆知,一般认为其语言风格是明朗的,但是它却是含蓄的。少小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我不忘故乡,故乡还认得我吗?”“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儿童的“笑问”出于天真自然,然而在诗人心中却是重重的一击,引出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看似平常的一问中了。透过这看似明朗的诗句体会其中蕴含着的复杂心态,感受到一种含蓄美,这便是体会语言风格特点基本要求。
2.分析积极修辞手法
古代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反语、双关等。如李煜《虞美人》最后两句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先用设问,后用比喻,两种修辞 手法综合运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绵长久远的愁思。
分析修辞的手法,就是分析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例3: 晚 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从诗题看,这是一首描写晚春之景的七言绝句。春将归去,草木得知这个消息而想留住春色,各自使出浑生招数,吐艳争芳,一刹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可笑的是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寥寥数笔,就给读者满眼风光的印象。
进一步研读不难发现,本诗生动的效果与诗中运用的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大有关系。“草树”本是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真是令人称奇。最奇的还是“无才思”三字。“杨花榆荚”缺少色泽香味,比“万般红紫”大为逊色。笑它“惟解漫天作雪飞”,确有几分揶揄的意味,然而从这幅晚春图中抹去如雪的飞絮,也是一种缺憾,至少“红紫”缺了陪衬。而这“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不“飞”。它敢于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这岂不是可爱?这样看来,这首写晚春景色的小诗,其实包含着一种生活的哲理。这就可以看出分析修辞技巧对鉴赏诗歌的作用。
3.评析诗人炼字炼句的作用
古人作诗写词讲究炼字炼句,以使传神动人。阅读古代诗歌,评析诗人炼字炼句技巧和作用,有助于深入体会诗歌丰富的内蕴。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看:
(1)评析“题眼”。
所谓“题眼”,就是指诗歌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如2002年高考选用的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题中“闻笛”二字便是“题眼”,所以全诗四句中的前三句全用来写笛声,把读者引到一个美妙的音乐境界中来,直到最后一句才透露了诗人的本意。又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喜”便是题眼。八句诗中虽然未用一个“喜”字,但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喜”意。在阅读中,发现并评析“题眼”,可以帮助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
(2)评析“诗眼”。
优秀的作品中,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自怜的性格情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高考语文 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三十四 波澜跌宕法.doc
- 2012高考语文 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二十七 巧合妙胜法.doc
- 2012高考语文 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二十九 凤头豹尾法.doc
- 2012高考语文 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二十五 镜头剪接法.doc
- 2012高考语文 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二十八 冰糖葫芦法.doc
- 2012高考语文 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二十六 对话互动法.doc
- 2012高考语文 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 设问诘难法.doc
- 2012高考语文 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一 妙喻连珠法.doc
- 2012高考语文 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七 文言移植法.doc
- 2012高考语文 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三 句式参差法.doc
- 山东省201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 语言运用.doc
- 山东省阳谷县第二中学2012届高考历史下学期第七周调研试题岳麓版【会员独享】.doc
- 广东省2012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 43 夹叙夹议型读写任务.doc
- 广东省2012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 44 议论文型读写任务.doc
-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实验高级中学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短文阅读训练10则.doc
- 广西全州高中2011年高三生物高考前适应性训练试题.doc
- 广西高考英语 口语考试应试技巧 华师大版.doc
- 江苏省高考语文十部名著提要 《老人与海》素材.doc
- 江苏省高考语文十部名著简答题 《女神》素材.doc
- 江苏省高考语文十部名著简答题 《边城》素材.doc
最近下载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pptx
- 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康复指南.pptx VIP
- 2023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docx
- 第12章 机械效率 难题练习 2021年初中物理培优(重点高中自主招生 竞赛).docx VIP
- 中医内科学肥胖.pptx
- 整形外科诊疗指南.docx
- 提高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完成率PDCA案例.pptx VIP
- 2025年秋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docx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pptx VIP
- 2025年新版《GAMP5(良好自动化生产实践规范)指南》中英对照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