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 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2辑
构建京剧学研究的良好文献基础
——京剧文献学论纲
谷曙光
“文献一词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语·八佾》:“子日:‘夏
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
吾能征之矣’。此章言孔子学夏、殷二代之礼,心知其意,能言所以然,但由于
杞、宋两国的典籍和贤人不足,难以征引和证成孔子的学说。简言之,这里的“文’’
指文字典籍,而“献指保存在宿贤耆老那里的口头传说材料。中国古代文献的
基本类型有二: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的基本载体,而古文献学即为搜集、整理、校勘、辨析、研讨包罗万象的古代文
献的一门学问,其基本内容约略包含版本、目录、校勘、典藏、辑佚等数端。具
体到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文献学。如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有文学文献学;而研
究中国历史,有历史文献学。由此推衍,研究中国戏曲,是否就有戏曲文献学呢?
答案是肯定的。
关于戏曲文献学的提法,据笔者所知,以吴小如先生为最早。吴先生早在
1984年就发表过一篇题为《戏曲的文献学》的短文(后收入《吴小如戏曲文录》,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00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苗怀明的《二十世纪戏曲
文献学述略》一书,紧接着在2006年的学术期刊《文学遗产》上刊登了苗怀明
的论文《戏曲文献学刍议》。苗文明确指出:“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戏曲文献
学有单独提出并加以强调的必要,它是戏曲研究的重要分支和基础,是一般文献
学研究所不能替代的。与其他学科的文献相比,戏曲文献具有诸多自身的特点,
如不完整、不稳定和多元性等。这些特点决定了戏曲文献学的研究特色和方法。
总的来看,戏曲文献学需要更多研究力量的投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苗文
首次系统论述了戏曲文献学的种种,尤其指出戏曲文献学的独特性质和良好前
景,深具启发意义。
在2005年召开的“京剧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
上,正式提出了“京剧学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一个学科加以建设。“工欲善其
事,必先利其器。由此,笔者想到京剧文献学的研究和建设也应尽早提到议事
日程上来。
178
京剧.1_jep国文化传统 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2辑
何谓京剧文献学?这是一门学问的研究起点。通过上文对文献和文献学的简
要疏解,可以给京剧文献学下一定义:搜集、整理、校勘、辨析、研讨包罗万象
的京剧文献史料的--f-]学问。它介于京剧学与文献学之间,具有交叉性,但以京
剧研究为本位,为之服务。这里对京剧文献学的解说未必完备和精确,要紧的是
表明京剧文献学内涵和外延的丰富复杂。众所周知,京剧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古代戏曲中一个带有总结性质的集大成剧种。由于京剧把文学、历史、
音乐、舞蹈、武术、绘画、杂技、雕塑等熔为一炉而成为举世无双的综合表演艺
术。京剧的立体综合性质,决定了京剧文献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单纯以文字为
载体的“纸上谈兵的文献研究。
不妨给京剧文献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对象勘划一个大致的范围。笔者注意到
2005年的京剧学研讨会上汪人元的论文《京剧学学科建设初识》首次提到“京
剧文献学’’,认为包括目录、校订、剧本选集等,可惜语焉未详。鉴于京剧艺术
本身的高度综合性、京剧学研究的多层面特征,传统意义的文献学在内涵和外延
上显然不适于京剧文献的整理研究。我们在确定京剧文献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范
围时不妨宽泛些、灵活些,采取求全从宽的原则,尽量把跟京剧研究有关的文字、
乐谱、图片、音像乃至文物等众多庞杂的史料都包罗在内。
苗怀明《戏曲文献学刍议》论及戏曲文献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戏曲文献的
来源、形成、范围与特点,戏曲文献的刊印、版本与传播,戏曲目录、索引的编
制与研究,戏曲文献的收藏、保存与著录,戏曲剧目、曲文的辑佚,戏曲作品、
论著的辨伪、校勘整理与出版,戏曲文献学的发展历程,戏曲文献的检索利用等。
传统文献学主要还是强调文献的“文字,而具体到京剧文献学,“献字尤应
关注,盖声音、图像、文献等资料更能直观反映出作为表演艺术的京剧的精华和
魅力。
至于京剧文献学的研究对象,繁复庞杂,不易归纳,这涉及到京剧文献目录
分类整理的问题。首先要摸清家底,这是开展研究的基础和柱石。笔者认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腹针治疗儿童抽动症体会.pdf
- 腹针验案三例.pdf
- 覆钵式佛塔建筑文化考.pdf
- 改革创新--带领图书馆进入21世纪--再谈中国的西北偏远地区学校图书馆社区服务模式的构建.pdf
-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对欧洲文艺复兴史研究.pdf
- 改革开放广东茶产业和茶文化共赢--献给泛珠三角(9%2b2)茶文化茶产业高峰论坛.pdf
-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视角下的体育文化变迁.pdf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者学术行为变化规律的研究——基于引文分布广度的实证分析.pdf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史学术论文在教育学的研究中的地位--基于对《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创刊以来发表论文的量化分析.pdf
- 改革物理实验教学培养高素质的综合人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