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著名文学家医学著作考.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三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究会 论文集 历代著名文学家医学著作考 杨东方周明鉴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 摘要:关于文学与医学的关系,前辈学者特别是中医大家裘沛然 先生、任应秋先生已有探讨.本文沿裘、任等前辈的研究思路,对历史 上三十六个重要文学家的医学著作做了一个综合的考察与梳理. 关键词:文学;医学;中医典籍 中图分类号:R249.2/7文献标志码:E文章编号:1673-6281(2009)04- 文苑杏坛虽属不同的领域,但由于传统文化诸多分支的共生性和整体性,古代的先贤圣 哲们往往亦医亦文,两者兼通。很多杏坛名家兼通文学,对此,裘沛然先生指出:“古代的 医家,多半具有很好的文学根柢,他们早年就已经博览经史百家之书……另一方面,中医的 古典医籍,有些文字古奥,如果没有一点文学基础,就连入门也会感到困难,”并在《医林 艺苑》一文中具体分析了诸如张子和、薛雪等大家的文学成就。1㈦1同样,很多文学大家也 往往兼通医理,撰写出一系列医学著作。对于这个问题,前辈学者已有探讨,如中医大家任 应秋先生就曾写过一系列文章,如《古文学是中医学的基础》《文学与医学的关系》《红楼 梦作者的医学修养》等,并特别指出:“刘禹锡是大诗人,集有《传信方》。沈括是文学家、 科学家、政治家,集有《灵苑方》。川¨钏本论文将沿袭任老的这种思路,拟将对历史上重要 文学家的医学著作做一个综合的考察与梳理。 如何评判“重要文学家”,这个问题往往见仁见智,很难有一个客观统一的标准。本文 所谈的文学家仅以郑振铎所著《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刘大杰所著《中国文学发展史》)、游 国恩所主编《中国文学史》等教材专著为准,考察在上述三本专著中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家。 2010年9月一延安 第十三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究会 论文集 刘安(公元前1797一公元前122年),准南厉王刘长之子。文帝十六年,袭父封为淮南 王,后冈谋反自刭。刘安好读二}弓,善为文辞,常广招宾客、方术之十,谈方技诗赋及黄老神 仙之术。组编写的《淮南子》代表了两汉初期散文的成就,又有养生之书《淮南枕中记》, 已佚。《证类本草》《普济方》等曾引此:}弓。清代王t:俊辑为一卷,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续 编·子编艺术类》。 王充(27-967年),字仲任。后汉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王充为我国著名思想家、 文学家,著有《论衡》一书,在中国思想史、散文史上11亍有重要地位。《后汉书·王充传》 云:“年渐七十,志力衰耗,乃造《养性书》十六篇,裁节嗜欲,颐神自守。”可见,其所著 《养性书》为养生之作,今佚。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三国时期沛国谯(今安徽省毫州市)人。中 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死后被追 尊为武帝,故也称魏武帝。文学史上曹操与其子曹不、曹植并称“三曹”,是建安文学的领 袖,留下《蒿里行》《观沧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 曹操好养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张华《博物志》云:“又好养性法,亦解方药, 招引方术之士,庐江左慈、谯郡华佗、甘陵甘始、阳城郄俭,无不毕至。又习啖野葛至一尺, 亦得少多饮鸩酒。”不过,他的“啖野葛饮鸩酒”更多地出于权谋。《北堂书钞》把此行为归 为“帝王部·猜忌”。葛荫春《古今名医言行录》更为明确:“魏武帝防人害己,常对众食钩 吻无恙,乃宣告曰:‘钩吻性最毒,误食之,令人肠断。孤食之屡矣,毫无所苦,古人谓死生 由命,不其信然!’殊不知,蕹菜最解钩吻毒。曹操先饮蕹菜汁,后啖钩吻,以愚人也。操 著有《食制》四卷、《医学法言》四卷。今失传。”《食制》又名《四时食制》,《太平御览》 等书多次引用。《本草纲目》“引据古今医家二辂目”也有魏武帝《食制》,现已佚。《医学法言》 则未见其他书记载。 蔡邕(133—192年),字伯喈。东汉陈留(今河南杞县)人。自幼嗜学,好词章、数术、 天文、音律。董卓柄政,强令邕出仕,授左中郎将。及卓被诛,邕亦下狱死。所著辞赋、碑 文等都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席之地。《隋书·经籍志》云:“蔡邕《本草》七卷”。宋代郑樵《通 志·艺文略》、宋代王应麟《玉海》也有此说。今佚。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