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简史》习题及答案填空.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教育简史》填空 (1920)年,(北京)大学首先招收女生。 (1948)年《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要求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干部。 (陈鹤琴)提出“活教育”课程的两条原则是(按照国家教育部统一颁布的标准和根据当地儿童与环境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容闳)是中国最早的留学生之一。中国官方中吃的留学活动开始于(1872 )年,派往国是(美国)。 (隋文帝)时设立的(国子寺),是古代建立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的开端。长官称为(祭酒)。 “教育”、“学校”的概念最早出于(《孟子》)一书,启发一词最早出于(论语)一书。 “明人伦”的观点是孟子提出的,内容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因材施教”的提法源于(朱熹的《四书集注》“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千字文》是(魏晋南北朝或梁朝)时期(周兴嗣)所撰。 《劝学篇》是(张之洞)所著,其中内篇宗旨是(“正人心”),外篇宗旨是(“开风气”)。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它是由(朱熹)编定的。 《中庸》关于学习的五步骤是(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1925年8月,(黄炎培 )提出的(《山西划区试办乡村职业教育计划》)是第一部开展农村改进实验的方案。 1926年,广东召开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农村教育决议案》),实际上成了大革命时期全国农民教育的具体纲领。 1926年10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选择(河北定县翟城村)为试验区,1929年梁漱溟选择(河南辉县)为试验区。 1932年国民党政府废除综合中学制,中等教育分为(普通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三类学校。 北宋崇宁三年(1103年)设立的中国古代最早的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叫(国子监)。 北宋初期六所最著名的书院是(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 应天府书院 嵩阳书院 石鼓书院 茅山书院)。 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依次为(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学)。 蔡元培的教育独立论强调教育不应受(政党)和(教会)的影响。 蔡元培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五育并举”的方针。 董仲舒关于义利之辩的观点是(正其谊不某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法家关于教育实施的主张是(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 革命根据地教育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儿童教育)。 革命根据地扫盲的组织形式有(识守班、扫盲班、夜校),教学的特有方式是(以民教民)。 国民党政府推崇的“四维”是(礼、义、廉、耻),“八德”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韩愈论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 汉代的私学就其程度而言,有(初级程度的门学和高级程度的专经研习)两种类型。 汉代太学建立于(公元前124)年,教师称为博士),学生称(博士弟子或弟子、诸生、太学生)。 黄炎培职业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使世界和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预备)。 教会学校的课程可分为(宗教课、传统的中国经学课、近代科学文化课)三类。 教会学校的联合组织是(1877)年成立的(学校教科书委员会)。 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是在(北魏)时期。古代医学专科教育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古代法律分科设学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抗大的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抗大全称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它的前身是(抗日红军大学)。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政府将部分大学迁往内地,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迁往云南的(昆明),称为(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程学院、河北女师迁往陕西的(固城),称为(西北联合大学)。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推行国民教育制度,规定国民教育分为(义务教育)和(失学民众补习教育)两个部分。 孔子招收学生的原则是(有教无类)。 梁启超论自强救国的基本途径是(兴办教育)。 孟子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概括为(求“放心”),意思是(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心)。 明代国子监学生通称(监生),依其来源分为四类:(荫监生、贡监生、举监生、例监生)。 明清科举常科只有(进士)一科,(考试为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 明清时期,在民间比较经常和普通设置的蒙学主要是(私塾),蒙学的教师一般称为(蒙师)。 明清私塾在教学方法上,重视(背诵)和(反复练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识字、写字、读书、作文)等几个方面。 清末教育宗旨颁布于(1906)年,其内容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受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国引进了(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两种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 宋代科举考试的头三名进士依次为(状元 榜眼 探花)。 宋代于1008年加封孔子的爵号为(“玄圣文宣王”后改为“至圣文宣王”),元代于1808年加封孔子的爵号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