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根治淮河流域洪涝旱灾害新方案战略分析.doc
根治淮河流域洪涝旱灾害新方案战略分析 *
New projects of eliminating floods and droughts in the Huaihe River valley(彭泽云 安师大科技处 芜湖241000)
摘要:淮河流域的主要灾害是涝灾和旱灾。取直淮河中游河道和开凿下游河湖分离、直通入海的河道,是解决淮河流域涝灾问题的唯一选择。在流域内增建水库的同时,从长江三峡水库调水,是解决淮河流域缺水问题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淮河流域 涝灾 旱灾 调水 直通入海 造陆
淮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江河流域中洪涝旱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50多年来,国家治淮投资900多亿元,建成了一个包括上游5700多座水库,中游行蓄洪区42处,修建加固堤防5万多公里,开凿20多条大型人工河道分洪入江入海的防洪工程体系,使淮河流域抵御洪涝旱灾害的能力大为增强。但是,淮河流域的洪涝旱灾害远没有得到根治,在遇到大旱灾和大的洪涝灾害时,总是要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地制约了淮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例如,防洪工程面对1991年的大水,无法抵挡,造成大范围大面积的洪涝灾害。成灾面积5954万亩,倒房186.7万间,死亡556人,直接经济损失282亿元。2003年淮河中下游又发生相当于1991年的洪水,造成涝灾3000多万亩,120多万人临时迁移,直接经济损失140多亿元。在欢呼科学调度抗洪胜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怎样解决涝灾问题。
经分析,造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淮河下游的洪泽湖以13米多的高水位排洪,壅高了中上游的水位。
淮河中游河道弯曲,排洪不畅,壅高了中上游的水位。
3)流域山区水库的蓄洪能力有限,只能有限削峰,不能保证洪水不下山,加重了淮河排洪负担。
面对造成淮河洪涝灾害的原因,治淮战略应是:上蓄下泄中取直。上蓄,就是淮河流域的山区增建水库,保证洪水不下山。下泄,下游开凿直通入海的以低水位泄洪的新河道。中取直,就是将淮河的中游河道切弯取直,使水畅其流。
解决淮河流域的洪涝问题,关键点在于解决涝灾问题,解决涝灾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以低水位排洪。1950年以来,治淮一直解决不了洪涝问题,就是因为没有抓住这一关键点。如果1950年就抓住了以低水位排洪这一关键点,50多年来治淮投入的巨资大部分可以省下来。如果能彻底解决淮河流域(不包括沂沭泗流域,下同)的涝灾问题,洪灾问题自然随之捎带解决,届时,行蓄洪区全部都不需再设置,淮河主干及其支流河道的大堤大部分可以作废,不需再投入巨资做庄台住人。
一、治淮新方案
治淮新方案就是一句话:上蓄、下泄、中取直。上蓄,在流域内的山区和黄河上兴建18座大中型水库,实现洪水不下山,既可减轻洪水对淮河的压力,又保存了淡水资源。下泄,淮河下游开凿一条避开洪泽湖直通入海的新河道,使洪水可以畅泄。中取直,将淮河中游河道切弯取直,即淮河中游河道改道。同时,在淮北平原开凿2条东西向的河道,截取支流洪水直排入海。
淮河流域属于资源性缺水区,这是淮河流域旱灾问题无法解决的根本原因。要彻底解决淮河流域的缺水问题,仅靠增修水库显然不行,必须从流域外调水。数省联动,开凿从长江取水的大中线南水北调运河是唯一可行的调水方案。由于12月--5月几乎不能从长江调水,只有依靠水库供水,所以流域内增建水库,是解决旱灾问题必不可少的工作。将淮河流域的旱灾问题与洪涝问题捆绑解决,可以相得益彰,大为减少淮河流域治理的费用。
二、治淮新方案可行性分析
1、解决洪涝灾害的方案可行性分析
淮河流域的洪涝主要发生在淮河中游两岸地区和淮北平原地区。如果误实在是战略性错误淮河中游两岸的低洼区,其实是洼而不低,22-25米米米合肥市到海450公里,市区高程是海拔12-14米长江流域荆北平原到海距离00公里,地面海拔高度为26-28米超过9-11米10-11米米米-9.5米-9.5米。相比较之下,荆北平原更应该成为一个大湖,湖面1.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8个洪泽湖,可以蓄水1000亿立方米不经过洪泽湖直通入海河道的路线是:从蚌埠以东的沫河口起,经古沛镇(南)、盱眙县城(北)、金湖县城(北)、兴化县城(北)、东台县城(北)等地,直至东台河口。.6万平方公里),设计流量每秒3000立方米。运河工程土方约5亿立方米,采用水流搬运,每立米按两元计算,需10亿元。大中线调水运河控制区域的洪水将通过大中线调水运河排入黄河,其余甘六运河控制流域的洪水由甘六运河直接下泄入海。
2)开凿汝河(汝南县处)至界首县的运河,连通界洪新河(需拓宽)、新汴河至洪泽湖,通过洪泽湖入海水道入海。汝洪运河控制流域面积7.3万平方公里(包括甘六运河的控制面积),设计流量每秒2000立方米。工程约土方3.5亿立方米,需投资7亿元。甘六运河与汝洪运河之间的洪水由汝洪运河直接下泄入海。
以上新开凿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