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检测题.doc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检测试题
选择题
古人认为“王”字三横代表天道、地道、人道,一竖代表能同时通达三者。也就是说,天下的一切都属于王,所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王,天下所归往也”。下列关于“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夏启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B 在“皇帝”出现之前,“王”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C 反映了古人对天人关系的思考
D神权对立于王权
赵光贤在《周代社会辨析》中说,“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以为周室的屏藩”。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周王室的统治
B 分封对象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C 分封制按照血缘关系分配了政治权力
D 分封制保证了周朝的长治久安
3、《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一史料反映了()
A 宗法制开始瓦解
B 封国的实力削弱
C分封制尚能维护王权
D 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
4、商代的王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而辅之以兄终弟及。在商代中期,连续发生“弟子或争相代立”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 国家尚未出现
B 嫡长子继承制尚未确立
C 没有出现世袭制
D 仍在坚持禅让制
5、《全球通史》评论说:“中国人的经典都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尤其是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这种对现世的强烈偏好为政治组织和政治稳定提供了一个坚固的、根本的基础”。导致这种现象的制度因素是()
A 民主制、元首制 B 宗法制、分封制
C 郡县制、行省制 D 皇帝制、中央集权制
6、2014年1月31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 中央集权 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7、秦始皇在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解决上述问题,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 B 推行分封制
C 实行郡县制 D创立皇帝制度
8、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这个时代最早是指()
A 春秋战国 B 秦代 C 汉代 D 唐宋时期
9、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由此可知“中朝”()
A 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 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 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 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10、下图所示主要反映了
皇帝
A 秦朝的三公制 B 隋朝的三省制
C 元朝的行省制 D 秦朝的郡县制
11、2013年11月,复旦大学经过DNA检测和历史考证,证实曹操并非汉相曹参后人,也不是名门夏侯氏后裔,相关史料和文件中所描述的曹操身世应只是顺应当时的政治习惯而进行的杜撰行为。材料中“顺应当时的政治习惯”是指()
A 国家由同意走向分裂 B 出身门第决定了政治前途
C 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 D 孝廉是士人入世的主要途径。
12、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生命力”的理念是()
A 公平竞争 B 以文治国
C 分科考试 D 学而优则仕
13、《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宰相名耳!”这句话指的是()
A 明朝的内阁就是宰相
B 明朝宰相虽无其名却有其实
C 明朝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D 明朝的内阁虽权力大,但没有承担起宰相的职能。
14、“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它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 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
C 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 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
15、史载:嘉庆十年,有个叫何元琅的御史,给皇帝上了一个《请酌改军机处名目》的奏折,理由是“军机处承办一切事务,与兵部之专司戍政者不同……似应更改名目,以纪偃(停止)武之隆。”此事反映了军机处()
A 与兵部的职能相互重叠
B 已演变为一个综合政务机构
C 其地位特殊引起朝臣不满
D 已成为国家最高军事机关
16、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中的中枢机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