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教案.pptVIP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崇尚气节成为中 华民族普遍认可的人格精神,人们对那 些坚持理想人格,不曲意逢迎,不屈服 于权势,甘愿为正义事业英勇牺牲的民 族英雄、志士仁人充满敬意,而对那些 丧失气节,卖身求荣的汉奸、叛徒无不 予以鄙视。 民族英雄文天祥 文天祥 南宋丞相,起兵抵抗元军侵略。1276年,失败被俘。他严词拒绝元朝的威逼利诱,大义凛然,英勇就义。所做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后世,其浩然正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六、修身为本 修身意为道德的自我修养。儒家文化重视道德的作用,因而对修身特别关注,在儒家的观念中,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实现自我价值的首要条件。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传统伦理道德形成以修身为本的重要理念。 儒家对修身有两种认识,孟子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具备道德的要素,道德修养可通过“内求于心”的方式进行;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但可以在外界的影响下弃恶从善,因此,道德修养“必求于外”。孔子在人性善恶问题上虽无明确表示,但是,他提出的“为仁由己”主张,也有道德内求的倾向。 传统伦理道德的修身有慎独、内省、知耻、养气等许多具体的方法。慎独是说人在自我独处、无人监督时也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内省是检查自己的过失。孔子的学生曾子十分注重内省,他说:“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无信乎?传不习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天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掌握了呢?” 知耻是要有羞恶之心,懂得什么事是羞耻的,不能去做。养气是“养浩然之气”。孟子提出,浩然之气具有宏大、刚强的特点,它充满于天地之间,与义、道相配,靠正义的行为不断积累而养成。以今人的眼光看,浩然之气的实质是追求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怀,它使人从内心产生积极向上的充实的精神力量。 修身为本的思想在中国有广泛影响,它培养了人们践履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造就了中华民族重视精神生活的民族品格。 柳下惠坐怀不乱 柳下惠 春秋时鲁国人,传说他品德高尚,自律极严。一次出远门,晚上住在都城门外。当时天气严寒,忽然有一位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恐怕她冻死,就让她坐在他怀中,用衣服盖住她,一直到第二天天亮也没有发生越礼的事。人们称赞他“坐怀不乱”。 杨震拒贿 杨震是东汉官员,担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他过去推荐过的秀才王密,此时担任昌邑县令,夜里来拜见他。王密带来十斤黄金要送给杨震,说 现在是夜里,没人 知道。杨震说此事 天知,神知,我知, 你知,怎么无人知 道?王密惭愧地走 了。 第三节 传统伦理道德 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由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各个分支构成,但是,文化不是这些分支的简单相加,其中必有一些特定的具有关键意义的东西在起中坚作用。一般认为,文化的各个分支以哲学最为重要,人们称哲学是文化的灵魂。由于中国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因此,伦理道德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对文化的各个分支都有影响。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比较,在推理、论证方面不是强项,这是因为中国哲学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伦理道德是富于实践性的,它不需要严密的思辨。由于这个原因,使得实践哲学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倾向和特质。 传统伦理道德对中国宗教也有制约,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理想是修炼成仙,但是道教认为,如果没有道德修养,光是修炼方术,是不会得道成仙的;佛教是外来宗教,佛教传入中国之初流行不广,后来接受了儒家的伦理道德,才在中国扎下根来。 中国的文学艺术以尽善尽美为最高的审美评价,但在“善”与“美”两者之间,往往强调“善”的意义,认为“尽善”应高于“尽美”。“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美,它的实质就是传统的伦理道德。 中国的传统科学技术同样把伦理道德作为首要的价值取向,认为,科技实施的第一目标是有利于德性提升的“正德”,然后才是有利于社会民生的“利用厚生”问题,这一认识把道德放在知识的前面,和西方人信奉的“知识就是道德”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传统伦理道德在文化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对文化各个分支的影响上,它还承担了社会的教化、凝聚、调控等重要功能。 传统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来自两个方面的力量,一个方面是以德治国的思想,统治者在这一思想作用下,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向民间传输道德思想。另一个方面是文化环境,几千年来,传统伦理道德已经深入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为文化环境。每个中国人一生下来,就置身于这一文化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和教化。 传统伦理道德的凝聚功能有两个主要表现: 其

文档评论(0)

沃爱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