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文本).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文本).doc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课标要求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目标分解 1. 掌握诗经、楚辞的主要内容以及特点 2. 掌握汉赋的特点以及不同时期的发展 3. 结合唐朝不同时期的时代特点,理解掌握李白、杜甫诗歌的特点 4. 掌握宋词的主要特点、代表人物以及词的特点 5. 结合元朝的时代背景理解掌握元曲的特点以及主要代表 6. 理解掌握明清小说出现的背景、特点以及主要成就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他是我国诗歌的发展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屈原文化成就主要有哪些?之后,汉赋、诗歌、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是如何发展的?有何成就? 建议本课采取探究式和模仿性学习方式,教师提供资料和方法指导,以学生品读诗歌典例,体味其内涵、意境和诗人的情感与思想为主,进而寻找诗歌内在的历史发展脉络和规律。在探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要求学生每人推荐自己喜爱的作品,并对作者和作品加以介绍,说明推荐的理由。利用学生出于爱好而积累的中国古代文学知识,加强师生互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教师亦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评价,举办文学作品欣赏会等方式,从历史的视角赏析文学作品。 另外,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并对学生在参与和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如以历史阶段为标准,把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如先秦组、秦汉组、隋唐组、宋元组、明清组等,然后列举该时期自己熟知的诗词作品,讲述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大致内容和意蕴,分析其艺术特色和反映的历史背景。也可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时期诗歌艺术的不同特色,寻找其内在继承性和批判性,概括诗歌艺术的发展轨迹。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不同时代文化背景的变化及其对诗歌文体、内容和韵律的影响。 一、诗的经典 1.范围: 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歌。 2.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诗经》的特点和地位: (1)特点:其句式以四言为主,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很强。 (2)地位: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二、楚辞的魅力 1.楚辞体: (1)出现: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楚国。 (2)特点:一是浪漫主义的,具有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二是楚辞句式灵活,句中有时使用楚国的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 2.《离骚》:是一首政治抒情长诗。 3.《离骚》的地位: (1)人们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2)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并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影响。 从创作方法来看,诗经主要反映的是中原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开创中国诗歌史的现实主义传统;楚辞却以南方地方风俗、自然景色、地理名物为主要内容,作者想象丰富,长于抒情,开创中国的浪漫主义诗歌传统。 三、汉赋的风采 1.特点: 赋是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 2.西汉的代表作: (1)前期: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和枚乘的《七发》。 (2)汉武帝时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 (3)后期:最著名的赋作家是杨雄。 3.东汉时期的赋: (1)代表:班固、张衡。 (2)东汉后期,长篇赋渐少,短篇赋兴起。 四、李杜诗篇万口传 1.李白的诗歌: (1)背景: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社会崇尚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2)特点:以激情与浪漫著称。 (3)地位:有“诗仙”的美誉。 2.杜甫的诗歌: (1)背景:唐帝国由盛转衰。 (2)特点:诗风表现出许多的凝重与沉郁,笼罩着忧患意识与人道主义色彩。 (3)地位:有“诗圣”之美誉。 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的影响: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时诗风凝重忧郁,反映了唐帝国的由盛转衰。 五、宋代词苑 1.词的出现: (1)唐代民间就已流行,号为“曲子词”。 (2)代表:唐代白居易、晚唐五代时期的“花间派”词人、西蜀词人韦庄及南唐后主李煜等。 2.词的发展: 词发展至宋代走向辉煌。曲调的名称有《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 3.主要代表: (1)柳永:北宋词坛上一面旗帜。他以市井风光入词,以清浅的语言乃至口语入词,用白描的笔法与文人意趣,铺叙绘写,极状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在宋元时代流播最广。 (2)苏轼: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使词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他的词清新俊逸,刚健豪放。 (3)

文档评论(0)

ltc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