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师大版历史八上《新文化运动》课件ppt1.ppt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1、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继续用封建思想维护其专制独裁统治,出现“尊孔复古”逆流(假共和,真专制)。 2、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要打破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束缚。 二、新文化运动的经过 1、开始: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 2、运动中心:上海——北京(北大是摇篮) 3、代表人物: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等 4、前期内容:两大旗帜(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两大口号(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5、后期内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三、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3、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李大钊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庶民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四、中西文化论战 1、中西文化论战背景: 《新青年》问世后,公开宣称“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 主张以新易旧、以西方文化取代中国固有文化。如此激烈的批判态度和鲜明的文化取向,激起一些人的强烈反对。 2、中西文化论战的演变: (1)从1916年起,《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连续发表文章,抨击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中西文化问题的论战。 (2)五四运动之后,传统文化受到猛烈冲击,西方新思想、新观念大量输入,完全拒斥外来文化的论调已根本站不住脚。 A、章士钊、梁启超等人又先后提出“新旧调和”论、中西文化“化合”说,梁漱溟则明确主张维护儒家文化。中西文化问题的论争更广泛地展开。 B、李大钊、胡适、瞿秋白等人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为舆论阵地,积极参加论战,深刻阐明了新文化取代旧文化的历史必然性。 3、中西文化论战的评价: (1)积极性: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扩大了新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传播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精神,其主流无疑是正确的, (2)消极性:但他们忽视甚至否定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着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 试比较洋务派与维新派主张的异同,并分析其不同的根源? 同:两者均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用西方先进的技术来武装中国,使中国富强。 异:洋务派不改变封建制度,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不同原因:两派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 第7课 新文化运动的勃兴 欲登帝位的袁世凯 尊孔复古的逆流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1915年) 陈独秀指出“现在袁世凯虽然死,但被袁利用的 君主专制思想依然如故, 如何要巩固共和,非先将 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 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 净不可。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 ———胡适《吴虞文录序》 “打倒孔家店!” ——吴虞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德、赛两先生”的含义是什么? 陈独秀:“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论证了孔教不适合现代化 李大钊: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指出了专制与孔教的关系 鲁迅:“吃人的礼教。” --揭露了孔教的本质 三人思想有何共性? 都否定封建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孔教) 请大家讨论这种认识是否正确?(要一分为二看待) 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陈望道:1920年翻译:共产党宣言 近代列强侵华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帝国主义瓜分狂潮 《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华师大版八上第5课《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课件ppt1.ppt
- 华师大版八上第6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ppt.ppt
- 华师大版八上第6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ppt1.ppt
- 华师大版八上第6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ppt2.ppt
- 华师大版八上第7课《新文化运动》课件ppt.ppt
- 华师大版八上第8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课件ppt.ppt
- 华师大版八上第8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课件ppt1.ppt
- 华师大版八上第8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课件ppt2.ppt
- 华师大版八上第8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课件ppt3.ppt
- 华师大版历史七上《“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课件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