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进学解.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进学解.ppt

韩愈之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不平则鸣”、“陈言务去”等文学主张,代表名篇作有《原道》、《师说》、《进学解》、《杂说》等。作品现存有《韩昌黎文集》。 累被摈黜而牢骚满腹,一吐为快 古时太学 第一段为论——假借国子先生的教诲引出全篇的议论。   先生对学生教诲的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阐明进学的道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第二层,陈明形势,指出前途:“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第三层,提出希望:“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这最后一层意思,其实就是第一段的结论。 第二段为驳——假借太学生的嘲笑反驳先生的议论。   学生反驳的内容可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到“可谓成矣”,针对先生结论中的“业患不能精”、“行患不能成”进行反驳,从先生的“业”、“儒”、“文”、“为人”四个方面,说明先生已经做到了业精行成。 第三段为解——以先生自嘲的口吻对学生的驳难进行辩解。   作者先以“匠氏之工”和“医师之良”两个比喻引出正面意思:“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余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唯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说明执政者是量才录用,以此作为自我解嘲的前提,再引述孟子“卒老于行”和荀子“废死兰陵”的遭遇为例证,作为自我解嘲的陪衬。下面,与学生反驳的两部分内容相应,一则从“学”、“言”、“文”、“行”四方面自责,再则以“月费俸钱……兹非其幸欤”云云来自慰。表面上自慰自责,为执政者极力开脱,实质是进一步指责了执政者的不明、不公。 先生训解 先生说:“咦!你走过来听我说:粗木料做房梁,细木料当椽子,壁柱、斗拱、梁上短柱、门枢、门橛、门闩、门两旁的木头,各得其所,用它们把房子建成,这可是工匠的技术呀。地榆、朱砂、天麻、龙芝、车前草、马屁菌、破朽的鼓皮,兼收并蓄,一无遗漏,预备着日后派上用场,这可是医师的好习惯呢。既明察又公平地选拔人才,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都能一起量材录用,委婉随和是一种美德,超然不群则可叫做杰出,比较、衡量各人不同的优缺点,根据他们的才能给予合理的使用,这就是当宰相的本事了。 以孟、荀先贤作比 想当初,孟子喜欢辩论,孔子之道才得以发扬光大,可他的车迹遍于天下,却最终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度过一生。荀卿信守正道,其博大的学说才得以弘扬,可是却为了躲避谗言逃到楚国,最终被废了官职,死在兰陵。这两个了不起的学者啊,说出话来就可当作经典,一抬脚的行动,都可成为别人效法的准则,出类拔萃,真能达到圣人的地步。他们在世上的遭遇又是怎样的呢? 再说自己的待遇 今天,先生我学习虽然勤奋,却没有什么系统;话虽然说得多,却抓不住要害之处;文章虽然奇特,却不能起点实用;道行虽然修习了,在一般人中却都显现不出来。就这样,还每年每月花着国家的钱,吃着国家的饭,孩子不懂种田,妻子也织不来布。骑马行路时,奴仆跟在后面。自己不费力就可安然地坐下吃饭。行事呢,老是按着世俗常规去做,学问呢,不过是沿袭窃取些古书上的道理。然而圣君不加罪责,大臣也不予指斥,这难道不已是我的侥幸了吗? 知足者常乐?还是无怨无悔吧! 动不动就受到别人的毁谤,可是名声也随之增大了。被弃置在无关紧要的位置上,这正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还要计算财产的有无、官阶的高低,忘记了自己的才能到底有多少,还要来指摘别人的毛病,这就真好比是去责问工匠为什么不拿小木桩来做厅堂的大柱子,或非议医师为什么用有轻身明目效用的昌蒲而不用有排泻作用的猪苓去使人延年了!”   三个段落,迂回曲折   第一段是为下文师生辩论张本,进学的道理给第二段学生的反驳树起了一个靶子;   第二段是尽力推倒“进学”正意,借学生之口发泄牢骚不平;   第三段则是对第二段的引伸和深化,曲折含蓄地表达了题旨。 迂回曲折的章法——发牢骚的技巧   作者把牢骚不平之语借弟子之口说出,而自己却心平气和地自慰自责。   汉代辞赋常用主客问答形式,《进学解》的师生相互驳难的格局,显然直接渊源于辞赋。但作者是“以怨怼无聊之词托之人,自咎自责之词托之己”(《古文观止》评语),即采用了反话正说的手法。如第二段把自命不凡、怨恨牢骚的意思借学生之口尽情宣泄,第三段又自谦才德浅薄,无功受禄,唯有乐天知命,随遇而安,师生之间一问一答,亦庄亦谐,都是暗寓讥讽之意的。文章中看不出作者愤怒的呼喊,悲哀的倾诉,但不平与牢骚却被曲折地传达了出来。这样写,在表达上既委婉曲折、含而不露,又没有指斥当朝、自矜自夸的嫌疑,显得十分得体。 4、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余为妍,卓荦为杰,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