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xdjjc《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十二章特殊土地基及地震区地基基础问题.ppt

tlxdjjc《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十二章特殊土地基及地震区地基基础问题.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lxdjjc《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十二章特殊土地基及地震区地基基础问题.ppt

第十二章 特殊土地基与地震区地基基础问题 本章提要与学习目标 特殊土是指某些具有特殊物质成分与结构,而且工程地质性质也比较特殊的土。我国幅员广阔,地质条件复杂,有些土类由于地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物质成分及次生变化等原因而各具有与一般土类显著不同的特殊工程性质,当其作为建筑场地、地基及建筑环境时,如果不针对其特殊的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就会造成工程事故。本章主要阐述我国淤泥类土、黄土、红粘土、膨胀土、冻土、人工填土、盐渍土及污染土的分布、特征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约有2/3的省区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南等地)。抗震、防震是地震区地基基础设计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地震成因类型、相关知识以及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本章重点 软土 黄土 红粘土 膨胀土 震区地基基础 区域特殊性土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地形高差、气温、降雨量、地质成因和地质历史等因素千差万别,加上组成土的物质成分和次生变化等复杂因素,形成若干特殊性土。 这些天然形成的特殊性土的地理环境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区域性,因此,这些土也称为区域特殊性土。 特殊土地基指特殊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红粘土、多年冻土等)地基、山区地基以及地震区地基等。 §12.1 软土地基 一、淤泥类土的含义 软土:又称淤泥类土或有机类土,沉积于第四纪后期的静水或非常缓慢的流水环境中,并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饱和软粘性土。它富含有机质,天然含水量W大于液限Wl,天然孔隙比e大于或等于1.0。 当e≥1.5时,称淤泥(muck); 当1.5e≥1.0时,称淤泥质土(mucky soil) 软土地基:系指由淤泥、淤泥质土、松软冲填土与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软弱土层构成的地基。 二、沿海地区软土成因及分布 1.泻湖相沉积,主要分布在浙江温州、宁波等地。地层较单一,厚度大,分布范围广,常形成海滨平原。 2.溺谷相沉积,主要分布在福州市闽江口地区。 3.滨海相沉积,主要分布在天津的塘沽新港和江苏连云港等地区。 4.三角洲相沉积,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属海陆相交替沉积,软土层分布宽阔,厚度均匀稳定,因海流与波浪作用,分选程度较差,多交错斜层理或不规则透镜体夹层。 内陆和山区软土成因及分布 1.湖相沉积,主要分布于滇池、洞庭湖、洪泽湖、太湖等地区。颗粒微细均匀,富含有机质,层较厚(一般10~20m,个别超过20m),不夹或很少夹砂层,常有厚度不等的泥炭夹层或透镜体。 2.河流漫滩相沉积,主要分布在长江、松花江中下游河谷附近。淤泥类土常夹于上层粉土、粉质粘土之中,呈袋状或透镜体,产状厚度变化大,一般厚度小于10m,下层常为砂层。这种淤泥类土为局部淤积,成份、厚度和性质变化较大。 3.牛轭湖相沉积,与湖相沉积相近,但分布较窄,且常有泥炭夹层,一般呈透镜体埋藏于一般冲积层之下。 三、软土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软土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征是由其生成环境决定的。 组成成分:由于它形成于水流不通畅、饱和缺氧的静水盆地,这类土主要由粘粒和粉粒等细小颗粒组成。淤泥的粘粒含量较高,一般达30%-60%。粘粒的粘土矿物成分以水云母和蒙脱石为主,含大量的有机质。有机质含量一般达5%-15%,最大达17%-25%。 结构特征:粘土矿物和有机质颗粒表面带有大量负电荷,与水分子作用非常强烈,因而在其颗粒外围形成很厚的结合水膜。且在沉积过程中由于粒间静电引力和分子引力作用,形成絮状和蜂窝状结构。 结论:软土含大量的结合水,并由于存在一定强度的粒间连结而具有显著的结构性。 软土的特征 由于软土的生成环境及粒度、矿物组成和结构特征,结构性显著且处于形成初期,呈饱和状态,这都使软土在其自重作用下难于压密,而且来不及压密。 因此,不仅使之必然具有高孔隙性和高含水量,而且使淤泥一般呈欠压密状态,以致其孔隙比和天然含水量随埋藏深度很小变化,因而土质特别松软。淤泥质土一般则呈稍欠压密或正常压密状态,其强度随深度有所增大。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呈软塑状态,但当其结构一经扰动破坏,就会使其强度剧烈降低甚至呈流动状态。 四、软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1.高含水量和高孔隙性 2.渗透性弱 3.压缩性高 4. 抗剪强度很低 5. 较显著的触变性和蠕变性 1.高含水量和高孔隙性 软土的天然含水量总是大于液限。 据统计:软土的天然含水量一般为50%-70%,最大甚至超过200%。天然含水量随液限的增大成正比增加。天然孔隙比在1-2之间,最大达3-4。其饱和度一般大于95%,因而天然含水量与其天然孔隙比呈直线变化关系。软土的如此高含水量和高孔隙性特征是决定其压缩性和抗剪强度的重要因素。 2.渗透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