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材料导报
· 30 · 材料导报 2011年 11月第25卷专辑 l8
纳米微球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梅建国,林初文,刘吉山,姚春阳,沈志强,王金 良
(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滨州 256600)
摘要 纳米微球技术是近年来在生物技术应用中最为热门的前沿技术之一。各种微球产品的应用给生物技
术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形成了众多新的研究领域。从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出发,对纳米微球在生物医
药研究中几个重要领域的应用前案进行 了综述。
关键词 纳米 微球 生物技术 生物医药
TheApplicationofM icrobeads& NanoparticlesintheBiomedicalField
MEIJianguo,LIN Chuwen,LIU Jishan,YAO Chunyang,SHEN Zhiqiang,WANGJinliang
(ShandongBinzhouAnimalScience VeterinaryMedicineInsitute.Binzhou25660O)
Abstract Nanoparticletechnologyisoneofthemostpopularcuttingedgetechnologiesinrecentyears,which
iswidelyusedinthebiotechnologyresearch.Itistheapplicationofvariousofmicrospheresproductsontheblotech
nologythatbringssomenew challenges,andcomesintobeingmanynew areason thebiotechnology.Basedon the
startstatusand futuredirectofthebiotechnology,theapplicationlevelanddevelopmentprospectsarereviewedon
nanoparticletechnologyintheseveralimportantfieldofbiomedicalresearch.
Keywords nanoparticletechnology,microspheres,biotechnology,biomedical
纳米技术 、计算机技术、基因工程技术被列为 21世纪 3 者以硅胶为基质制备微球,主要应用于分配色谱分离,进干『
大前沿科学技术 。纳米技术这一被世人广泛看好的前沿科 非活性蛋白质的纯化和纯度检测。而有机微球种类较多,主
学,其最大价值在于能和不同学科或领域交叉 ,从而产生新 要有交联琼脂糖微球 (SepharoseCI,SepharoseFF.Supe—
的产业或者学科 。纳米微球常称微球 ,包括纳米球和微米 rose,Superdex)、交联葡聚糖微球 (Sephadex,Sephacry1)、聚
球,是 目前最为重要 的纳米技术产 品之一,能广泛应用于生 丙烯酰胺微球 (Bio-gelP)、聚苯乙烯微球 (Mono系列,Bio
物制药、疾病诊断、环境监测、净化处理、液晶显示屏、化妆 Beadsfs,StymgelShoclexA)、聚乙烯醇醋酸酯微球 (Fracto—
品、油漆涂料等众多领域l1]。目前,我国的微球制造技术还 gelPVA)、聚丙烯酸吗啉酯微球 (Enzacry1)、聚甲基内烯酸酯
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和工艺水平还不十分成熟,很多瓶颈难 微球(Spheron)、聚醚类微球(TSKgelPw)等 。
题仍有待突破。因此,许多高端微球产品的需求基本依靠进 我国自1987年开始吸附色谱分离介质的研制工作 以
口来解决 。由于价格昂贵,目前国内纳米微球产 品在生物技 来,已在这一领域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包括无机硬质色谱
术和生物医药领域 的应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