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六.docVIP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六.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六.doc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  Y29汞;汞化合物   Y30铊;铊化合物   Y31铅;铅化合物   Y32无机氟化合物(不包括氟化钙)   Y33无机氰化合物   Y34酸溶液或固态酸   Y35碱溶液或固态碱   Y36石棉(尘和纤维)   Y37有机磷化合物   Y38有机氰化物   Y39酚;酚化合物包括氯酚类   Y40醚类   Y41卤化有机溶剂   Y42有机溶剂(不包括卤化溶剂)   Y43任何多氯苯并呋喃同系物   Y44任何多氯苯并二噁英同系物   Y45有机卤化合物(不包括其他在本附件内提到的物质,例如,Y39、Y41、Y42、Y43、Y44)   附件二:   须加特别考虑的废物类别   Y46从住家收集的废物   Y47从焚化住家废物产生的残余物   附件三:   危险特性的清单   联合国   等级① 编号特性   1H1爆炸物   爆炸物或爆炸性废物是固态或液态物质或废物(或混合物或混合废物),其本身能   以化学反应产生足以对周围造成损害的温度、压力和速度的气体。   3H3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是(在不超过60.5℃温度的闭杯试验或不超过65.6℃的开杯试验中产生   易燃蒸汽的)液体、或混合液体、或含有溶解或悬浮固体的液体(例如,油漆、罩   光漆、真漆等,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归于别类的物质或废物)。(由于开杯和   闭杯试验的结果不能作精确比较,甚至同类试验的个别结果都往往有差异,因此斟   酌这种差异,作出与以上数字不同的规定,仍然符合本定义的精神。)   4.1 H4.1 易燃固体   在归类为爆炸物之外的某些固体或固体废物,在运输中遇到的某些情况下容易起   火,或由于磨擦可能引起或助成起火。   4.2 H4.2 易于自燃的物质或废物   在运输中的正常情况下易于自发生热,或在接触空气后易于生热,而后易于起火的   物质或废物。   4.3 H4.3 同水接触后产生易燃气体的物质或废物与水相互作用后易于变为自发易燃或产生危   险数量的易燃气体的物质或废物。   5.1 H5.1 氧化   此类物质本身不一定可燃,但通常可因产生氧气而引起或助长其他物质的燃烧。   5.2 H5.2 有机过氧化物   含有两价-0-0结构的有机物质或废物是热不稳定物质,可能进行放热自加速分解。   6.1 H6.1 毒性(急性)   如果摄入或吸入体内或由于皮肤接触可使人致命、或严重伤害或损害人类健康的物   质或废物。   6.2 H6.2 传染性物质   含有已知或怀疑能引起动物或人类疾病的活微生物或其毒素的物质或废物。   8H.8腐蚀   同生物组织接触后可因化学作用引起严重伤害,或因渗漏,能严重损坏或毁坏其他   物品或运输工具的物质或废物;它们还可能造成其他危害。   9H10 同空气或水接触后释放有毒气体   同空气或水相互作用后可能释放危险量的有毒气体的物质或废物。   9H11 毒性(延迟或慢性)   如果吸入或摄入体内或如果渗入皮肤可能造成延迟或慢性效应,包括致癌的物质或   废物。   9H12 生态毒性   如果释出就能或可能因为生物累积和(或)因为对生物系统的毒性效应对环境产生   立即或延迟不利影响的物质或废物。   9H13 经处置后能以任何方式产生具有上列任何特性的另一种物质,例如浸漏液。   ①与联合国关于危险物品运输的建议(ST/SG/AC·10/Rev·1,联合国,纽约1988年)所包含的危险等级编号系统相符。   检验   某些种类的废物所造成的潜在危害尚未有充分的资料记载;尚不存在对这些危害进行定量分析的检验方法。必须进行进一步研究,以便制定方法来表明这些废物对人和(或)环境的潜在危害。对于纯物质和纯原料已有标准化的检验方法。许多国家已发展出国家一级的检验方法,可以用来检验附件一所列的物质,以便确定这些物质是否具有本附件所列的任何特性。   附件四:   处置作业   A.不能导致资源回收、再循环、直接再利用或其他用途的作业方式   A节不包括实际采用的所有处置作业方式。   D1置放于地下或地上(例如填埋)   D2土地处理(例如在土壤中进行液体或污泥废弃物的生物降解)   D3深层灌注(例如将可用泵抽的废弃物注入井中、盐丘或自然形成的地库)   D4地表存放(例如将液体或污泥废弃物放置在坑中、池塘或氧化塘中)   D5特别设计的填埋(例如,放置于加盖并彼此分离、与环境隔绝的加衬的隔槽)   D6排入海洋之外的水体   D7排入海洋包括埋入海床   D8未在本附件他处指明的生物处理,产生的最后化合物或混合物以A节的任何作业方式弃置   D9未在本附件他处指明的物理化学处理,产生的最后化合物或混合物以A节的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