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历次重大地震中的钢结构.doc
第2节 历次重大地震中的钢结构
在本节中重点介绍一下美国北岭地震和日本阪神地震中钢结构的震害特点及其原因分析,以及,对以后钢结构的抗震设计有什么启示。
2.1美国北岭地震和日本阪神地震中的钢结构震害
2.1.1日本阪神地震简介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每年有感地震约1~2千次,8级以上地震每15年一次,7~8级地震每1~2年一次,6~7级地震每年15次左右。日本地震遍及全境,发生在日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震约占全世界地震的l0%。
1995年1月17日清晨5时46分在日本关西近畿地区兵库县发生了自1923年以来在高
度人口密集地区最大一次地震。造成本次地震的起因为关西明石海峡地壳断层活动所致。震
级M=6.8,震度为6度,约相当于我国烈度表10度。震源在距神户市南部20km的谈路岛的正下方20km处。地震持续时间约为20秒左右。
根据地震观测记录结果,最大加速度约为813gal,最大速度约为90kine,卓越周期约为
0.5~0.8s。
本次地震主要表现为竖向地震。地表的道路、绿地、港口码头普遍开裂,裂缝宽度为10cm~50cm。地基下沉l0cm~100cm,个别地基下沉达2m左右。液化现象十分严重,喷砂、冒水,人工填海地基与原有地基严重脱离,最大脱开距离达2m左右。神户地区地下土质大部分为砂质粉土,厚度约为20~30m,再往下则为一般风化岩及中风化岩。
地震中有5400多人死亡,3万多人受伤,30多万人无家可归。大地震引起火灾、停电、停煤气,切断了高速公路、电气火车、地下电车以及新干线;使码头破坏停运,港口瘫痪,只有航空港正常运行。地震造成的经挤损失估计在l000亿美元以上,约占日本国GDP(国内年生产总值)的2%。损失十分惨重。建筑物的损失(包括造成人员伤亡)占了56%。
本次地震烈度分布情况如下面的震度分布图见图2-1所示。
2.1.2日本阪神地震中钢结构建筑中的几种震害表现
两种罕见的破坏现象
即,钢柱脆断和多层钢结构房屋中间楼层整层被震塌现象,这是令人一时不解和意想不到的钢结构罕见破坏现象。
1) 钢柱的脆断
发生在芦屋市海滨城高层住宅小区的厚板箱形钢柱的脆断,和神户市JR三之宫车站的圆钢管桂脆断,是阪神钢结构震害中最为实出而又罕见的构件脆断代表实例(见图2-2)
这在日本也是从来没见到过的。这种脆性破断,如果没有很大的外部拉力作用,是很难
想象会出现这样断裂的,这种破坏显然不属于正常设计和施工问题,至多有所牵连。
以芦屋市海滨城高层住宅钢柱的破断为例,小区高层住宅是1975年至1979年期间建成的。为柱、梁、斜撑等构件组成的巨型钢框架结构。该区为人工填土层,住宅基础采用了钢管桩支承处理。柱子为壁厚50mm的500mm×500mm箱形断面,材料为SM50。设计和加工是比较精心的,不会存在较大问题。然而,此次地震中,使整个占地20万的海滨城小区共计5l栋高层住宅中,经统计一共出现有53根柱子被震断的现象。有焊缝处破断的,也有母材上破断的。芦屋市海滨城小区高层住宅鸟瞰图见图2-3。
按巨型框架结构设计考虑(见图2-4) ,则该基本框架结构第7层和第12层(包括推及17层、22层)是起巨型梁作用的,其第6层、第11层的柱子,就相当于框架柱的柱头,第l层和第8层柱子相当于柱脚,地震时在这些较弱的柱头柱脚层破坏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异常的是,如第4层也发生了总计有12根柱子在焊接部位(包括热影响区)脆断(见图2-5),这就使人难以解答了,除非焊接有缺陷,否则难以解释,那么究意问题何在呢?
现在,我们先从层数方面来看,小区计有l 4层、19层、24层、29层等4种住宅形式。但破坏现象以19层和24层住宅居多,14层的住宅总共只有6处出现裂缝,且较轻微,而所有29层的超高层钢结构房屋,则一根未损。图2-6中所示出的某栋住宅破坏的柱子是:第4层有5根,第l层有1根(见虚线部位)。
据了解,当初设计时是考虑地震中的框架,是由支撑→梁→柱顺序屈服的,而且即使是柱子屈服,也应该是第6层或第l层先屈服。不料此次地震中杆件破坏的情况却恰好相反,不但未出现屈服现象,却突然出现被拉断破坏;同时,支撑和粱的破坏是由柱子先破坏引起的,破坏的梁仅有16处,支撑则仅有6处,远远少于柱子的破坏的5l处数量。(且都发生在第6层以下),整个破坏顺序被颠倒过来了。当然,在此次地震力作用下,柱、梁和支撑都是满负荷作用的,也无所谓破坏顺序的先后了。但它却可以给我们的分析提供启示。
我们可以从图2-6中进一步看到,被震裂的支撑,其腹板和下翼缘有明显的开裂和屈曲现象,紧邻的柱子有一通裂缝,下面梁的上翼缘也出现了裂缝,这种破坏现象:很可能就是柱子被上拨拉断后引起的,当然梁的裂缝与焊接固索也有关;这一破坏现象,留下的各杆件破坏程度和可依循的破坏顺序痕迹,是表露得甚为明显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