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教版科学九下《核电站与核武器》ppt相关课件.ppt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是有限威慑战略。其立足点基于对美国的理解。美国认为:在先发核打击中很难避免中国的核反击,而只要美国几个大城市被毁,其损失(从经济产值而言)就将超过中国全国的损失,因此美国无法承受(实际上是认为不值)。这个立足点显然不牢固,如果美国政府或战争狂徒不惜代价发动核攻击,我们又如何迎战? 有限威慑战略还日益面临NMD的威胁。尽管其试验连续失败,但每次失败都会总结出一批数据,都会朝成功迈进一步。即便拦截苏联那种几千枚弹头的攻击是无效的,但拦截几十枚弹头就可能有相当把握了。 ㈤核武器的作战能力 在我国公开出版的《核世纪》一书中,作为一个学术观点,对中国的核战略曾表述为有限自卫反击战略。其主要内涵有三:一是防御性后发制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二是有限性,中国不可能也不应当与核大国展开核军备竞赛,只能发展有限的核力量,实施有限核威慑;三是有效性,万一实施反击就必须有效,使敌不能承受。至于“只要几个大城市被毁,美国就无法承受”这个立足点能否成立,也是见仁见智。就是美国的核战略家也恐难达成一致。美国历来重视其国内公民的生命(却又视别国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公民生命如草芥),其在朝鲜、越南等战争中对失踪军人的孜孜苦求可见端倪,从大城市被毁造成的巨大生命、经济损失及政治影响看,个人认为美国确实无法承受。至于美国出现战争狂人的极端情况,就不好说了。极而言之,如美国不惜代价首先发动核攻击,答案应当是只要弹头在中国领土范围内爆炸并造成严重后果,就必须奋起自卫,把我们的核弹头回敬给对方要害目标,确实使对方受到报复而且难以承受。 * 对核武器的思考 2001年1月22~26日,当中国人民正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时,美国空军举行了“斯科里埃弗2001”太空战演习(美国已搞过不知多少次这种针对性的演习)。爆竹声中传来天际的雷响,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有何感受?可曾擦擦眼睛再次看看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人类一直生活在核阴影之下,随着美俄核大国仍在改进完善核能力、发展装备第三代、第四代核武器,核俱乐部成员的不断扩大,新世纪人类仍被核阴影所笼罩。居安思危,我们时刻不能丧失国防意识和忧患意识。 主要内容有:核武器的诞生、核武器的爆炸景像、核爆炸杀伤破坏效应、核武器的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核武器的作战能力 核武器的出现及其在广岛、长崎的使用,以其使人类有史以来所有兵器都相形见绌的巨大杀伤破坏能力震动了全世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引发了持续半个多世纪并将继续下去的核军备竞赛。制造核弹头的铀虽是天然存在,但是必须采用纯度约为93.5%的武器级铀,而作为和平利用的核电站无需如此高的纯度。从自然铀矿含量约占0.7%提纯到93.5%,之间需要经过大量极为复杂颇为耗费的过程,如分离技术、提纯技术,气体扩散厂的建设和运转等等。 ㈠核武器的诞生 1905年,年仅26岁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发表了人类历史上最光辉的精神产品之一——狭义相对论的著名论文《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提出了一个划时代的著名公式E=mc2(式中E:能量/焦耳;m:质量/千克;c:真空中的光速,3×108米/秒)。按照这个公式,即使静止的物体也有储备在质量中的巨大能量:据此计算,质量为1千克的物质约具有9×1016焦耳的能量。这就预示了利用原子核能的巨大潜力,为原子能的发现和利用奠定了理论依据。1946年美国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刊登了一幅爱因斯坦面部画像,画的右方为核爆炸上升的蘑菇云,在蘑菇云团的顶部中央写的是公式E=mc2,意思很清楚:爱因斯坦把人类带入了原子时代。 有了爱因斯坦的天才公式,决不等于有了原子裂变,更不等于有了原子弹。科学家们开始努力寻找打开核大门的钥匙。巨大的核能“锁”在原子核里,根据质量与能量的关系公式,要使核内能量释放出来,就必须使核的质量减小。科学家们根据中子的特性,用中子作为“炮弹”轰击原子核就会击出一部分质量引起核反应,并必须使这种反应连锁发生(即“链式”反应)。19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施特劳斯分别用中子轰击重元素铀,产生的新的放射性物质钡,其质量为铀的1/2并放出了能量。费米在1939年2月15日的《理论评论》上发表实验报告,指出核裂变过程中会有中子放出,并使铀继续分裂直至铀元素分裂殆尽反应停止,同时释放巨大能量,其理论爆炸力是同等质量TNT炸药的2 000万倍,且两次裂变之间的时间不到100万分之一秒,也就是巨大能量会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来。费米的推断很快被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及其合作者实验证实,并指出能引起这一反应最合适的元素是铀235。 1939年4月,德国6名出色的原子物理学家被召集到柏林举行秘密会议,决定制造能控制利用铀的装置,很快德国下令禁止其所占领的捷克出口铀矿石。种种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铁路冬季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 VIP
-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申报书.docx VIP
- 2025年山东名校联盟高三二模高考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2.3地球与地球仪——利用经纬网定位.pptx VIP
- (2025秋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pdf
- 铁路客运服务礼仪考试题库大全(800题版).docx VIP
- (人教2024版)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案(新教材).docx
- 人教PEP版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 4《Plants around us》练习题课件(新教材).pptx
- ☆西北工业大学国家精品课程]-机械原理PPT课件完整版.pptx VIP
- 排水管道安装工程承包合同7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