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历史七上《戊戌变法》课件ppt1.pptVIP

鲁教版历史七上《戊戌变法》课件ppt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教版历史七上《戊戌变法》课件ppt1.ppt

这一年,毛泽东 5 岁,在湖南乡下度过童年。20 年后,经人介绍赴北京,在李大钊手 下担任图书馆助理员,开始接触新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 这一年,周恩来在江苏淮安出生。20 年后,在日本旅行,逐步接触马克思主义。 两年后,也就是 1900 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写了一篇传世杂文《少年中国说》。这位 被公认“笔间常带感情”的国学大师在文中写道: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 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课堂练习 * 第7课 戊戌变法 1898年9月26日,谭嗣同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被斩首示众 “公车上书”意即“举子上书” 。汉朝时,政府都是用公车接送应试的举子,后来就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在这里,由于这次上书是康有为组织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子所为,因此历史上就称为“公车上书”。 1895 年这一年,一个年仅 30 岁的青年谭嗣同正在广为搜罗和阅读当时介绍西方科学、史地、政治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有一天他在街上行走。 “号外,号外,京师爆发公车上书,康梁上书失败!”“给我拿一份”。谭嗣同看了报纸,心情沉重。 轻声读出: 亚洲第一海军大国清政府呕心沥血多年的帝国北洋水师在甲午中日战 争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败,击碎了洋务派的自强梦,却唤醒了更多的有识之士。康有为在北京组织“公车上书”,谭嗣同则叹道,“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梁启超则心忧“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第一幕:粉墨登场 公车上书发生在何时何地? 该历史事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这一历史事件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有什么影响? 康有为:少年立大志,曾经在香港逗留的经历,使他深受触 动,从此萌发在中国实现变革实现资本主义的理想。 少年聪慧,13 岁考中秀才, 17 岁中举。在万木草堂结识了康有为之后,即拜康有为为师,跟随师父为维新变法奔走。 为什么有那么多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 为什么人们在请求拒签的同时又请求变法呢? 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第二幕:精心准备 公车上书失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又做了哪些宣传发动? 公车上书失败 (政治活动) 创办《万国公报》 (宣传) 组织强学会 (成立政治组织) 将《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 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 强学会遗址 旁白:: 德国强占胶州湾,内忧外患,康有为再次上书,要求变 法。于是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出席“问话”的有李鸿章,荣禄,翁同龢等五位大臣. 荣: (盛气凌人):你老是变法,变法呀,你知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变则背天理,必然祸乱天下. 康: ﹙反驳﹚:世事万物皆变化,祖宗之法为什么不能变? 祖宗之法治国之本,只有变祖宗之法中陈腐之处,国家 才能富强. 李: (拍桌子叫道):住嘴,此不忠不孝之论,不可宽容. 康: 今天祖宗留下的疆土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祖宗之法. 就拿总理衙门来说吧,祖宗法里并没有,是最近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 翁: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难得难得,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他引见给皇帝的. 旁白:这次问话后,光绪帝下令康有为筹化变法. 第三幕:大展宏图 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有利于资 产阶级参 与政权 打击了封建 官僚制度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传 播资产阶 级思想 思想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有利于 军事强大 1898.6.11-1898.9.21 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需求 作为一次由皇帝亲自支持、发动的维新变法,又得到那么多读书人的支持,最后能否获得成功呢? 第四幕:曲终人散 为什么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光绪帝支持的变法会失败? 为什么慈禧要发动政变?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 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谭嗣同 刘光第 杨 锐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而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 戊戌变法的意义与教训 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2.缺乏群众基础。3. 顽固派势力强大。4.将变法寄托在

文档评论(0)

sdfgr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