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科民俗文化学生复习资料.doc
PAGE
PAGE 1
民俗文化课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4学时)
一、民俗的定义(2学时)
民俗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C)、
“民俗”一词作为专门学科术语,是对英文“Folklore”的意译。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William Thoms )1846年创用的,他以撒克逊语的Folk(民众、民间)和lore(知识、学问)合成为一个新词,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
国际学术界又以“Folkloristics”专指“民俗学”,而将“Folklore”专指作为研究对象的民俗,以便区别。
概念的定义(A)
“民俗”既民间风俗。民间——民众中间,它对应官方而言,除统治集团机构以外,都可称作民间。
风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历史上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
文化遗留物说。
2.精神文化说
3.民间文学说4.传统文化说总之,民俗,既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学是一门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
二、民俗的基本特征
民俗的集体性(A)、民俗的传承性和传播性(A)、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A)
民俗的类型性(A)、民俗的规范性服务性(A)。
三、民俗的社会功能(2学时)
教化功能(B)、规范功能(B)、维系功能(B)、调节功能(B)
四、几个相近概念的比较
几个相近概念的含义(C)
风俗:习俗; 礼俗;
几个概念相互之间的关系(C)
五、民俗的种类(C)
(一)物质民俗
1、农耕民俗 2、畜牧民俗 3、渔猎民俗 4、手工业民俗 5、商业民俗 6、服饰民俗 7、饮食民俗 8、居住民俗 9、行旅民俗
(二)社会民俗
1、人生礼仪民俗: 2、岁时节令民俗:
3、社会结构民俗 4、游艺民俗
(三)意识民俗:有原始信仰,宗教信仰、禁忌方面等。?原始信仰?包括迷信信仰与俗信信仰两个方面。
第二章:服饰民俗文化(5学时)
一、服饰民俗概说(2学时)
服饰的起源(C)
服饰的构成(C)
1、头饰 2、衣裳 3、足衣 4、手饰
服饰的发展(B)
1.头饰 :
历来用于头饰的有巾、帻、幞头、帽、冠、笠、抹额、钗簪、耳环、项链、围巾、斗篷等。
巾:中国古代男子20岁左右要举行成年礼——“冠礼”.从商周开始,这个仪式是不分尊卑都要经历的。行过冠礼以后,男子的首服就不一样了,根据《周礼》规定:士以上的尊者可以带冠;普通市民裹一块头巾。
帽子:省称“帽”、“冒”,象形文字,四周象缝缀而成的兜,下部开口,以便覆盖在头顶上,古代戴帽和戴冠不同,戴冠是为了装饰,戴帽是为了御寒。所以在远古时期,帽子大多为北方人民所戴。
古代妇女头饰简介:
下面简单的介绍了古代妇女头饰的种类,头饰的发展演变,以及古代妇女根据身份,出席的场合来佩戴不同的头饰。笄,簪,钗,华胜,擿,花钿,步摇,梳篦笄:固定发髻的用具
簪是由笄发展而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如金凤簪。
华胜是制成花草之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的装饰。汉时在华胜上贴金叶或贴上翡翠鸟毛,使之呈现闪光的翠绿色,这种工艺称为贴翠。.
步摇,古代妇女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
栉(梳子和篦子的总称)下面有齿、上面有背,齿有疏密,疏者称梳,用以梳理头发,密者称篦,用以篦除发垢。栉也可以直接戴在头上作为装饰。如银梳篦。
抹额:即长巾叠成长条,覆于额前,起于东汉,宋代妇女也崇尚,并用水獭、狐狸皮或狗皮等制成,称为“暖额”。
2、衣裳
原始服饰?: 用骨针、骨锥等制衣工具把动物的毛皮缝制成衣服。头饰、颈饰和腕饰等,材料有天然美石、兽齿鱼骨和海里的贝壳等,当时佩戴这些饰物,可能不仅是为了装饰,也许还包含着对渔猎胜利的纪念。
商朝 服饰(前17世纪初 - 前11世纪)
根据众多的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汉服基本样式已经完全成型。这一时期的服装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上衣和下裳(裙)。袖口较窄,没有扣子,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蔽膝”,用来遮蔽膝盖。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
东周(春秋 战国)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一种重要的汉服深衣。深衣是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深衣交领右衽,不论贵贱男女、文武职别,都可以穿着。深衣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样式,外观区别在于下身是否有围绕的线条。
战国时期中山国妇女的服饰? 插笄、穿短衣长裙的妇女及窄袖短衣、方格纹长裙穿戴展示图.中山国是战国中期中原地区的一个由白狄族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面试题及参考答案全解.doc
- 【9化第一次月考】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VIP
- 第四章 神奇的透镜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版2024).docx VIP
-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家散文阅读(毕淑敏)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9化第一次月考】芜湖市鸠江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VIP
- 《诡案组》(1-14卷文字全本)作者:求无欲.txt VIP
- 数字出版概论课件陈丹第一章数字出版及其发展历程;第二章数字出版研究及其学科体系.pptx VIP
- 2023-2024学年初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VIP
-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家散文阅读(汪曾祺)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凉山州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满分答案-《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列》解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