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卷第4期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01.5,No.4
2005年12月 OFDoNGHUAUNIVERSITY(SocialScience) Dec.2005
JOURNAL
谈建筑绘画视觉语言与
三维空间体验的关系
朱 瑾
(东华大学服装学院,上海200051)
[摘要]建筑绘画视觉语言是表达空间立体的特殊语言。为我们揭示三维世界建筑绘画首先是个人的、直觉
的和表意的绘画艺术形式。建筑绘画语言的产生依赖于对空间的观察体验、思考理解、抽象概括,并最终在透视
的指导下引领我们进入真实的三维空间。建筑绘画语言反之也对揭示与表现三维空间起推动作用,它是我们收
集信息、加强体验重心与力度、提高分析概括和推理能力、活跃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以此实现其作为交流和
传达空间信息的视觉媒介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建筑绘画,视觉语言,空间体验,空间思维
“绘画是揭示视觉思考的实质,融合精神与知觉,唤起想像。绘匦是视觉造型的简单工具和对艺术的
沉迷。”[1]在往昔的年代,简单的构筑物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和现场敦促建造;但当建筑物规模t3趋扩大,营
造活动日趋复杂时,个体工匠对建造意图、构造细部、材料质感的表达不得不变得更有计划性和预先决定
性,于是通过图画的方法来解释想法就变得很有必要,建筑图样这种在二维的平面上利用线条组合或色
彩构成反映三维的建筑空间环境的手段产生了。这种如同文学家笔下的文字一般的表现思想的形象符
号媒介将建筑这凝固的音乐的每个音符都变得跳跃生动,流淌到观众的视线里,唤起情感的共鸣。流畅
的笔法让我们感受到画面的能量与活力,重点部分的夸张与次要部分的松弛给作者和观者都留下想像的
余地,给新想法的滋生埋下伏笔。建筑表现是一种生动的视觉语言,和语言一样有艺术性、多元化特征和
各种修辞手法。
一、建筑绘画视觉语言产生的前提是对三维空间的观察思考
(一)观察与体验空间
“对事物光看而不仔细观察的人们,他们回忆中的画面也是残缺不全的。而那些认真观察而加以识别
的人们就会有一双相对机敏的目光。”[2]观察对象特征,用尽可能简洁概括的表现语言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对
建筑形体和空间。建筑师体验的空间是用视觉的真实去解释空间的感受。我们常常说画面带给你空气存
在的感受就是指对空间的感觉。作画之前你可以想像自己正真实地处在这个即将被描绘的空间中,体会视
野中的每个对象的独立存在,仿佛用手正在一一触摸,
体会厚度的延伸、远近的层次和视线沿轮廓的滑动。观
察目光所及的所有地方,以一种虔敬之心向自然界学
习,浑然天成的风景以及环境景观都能点燃我们无意识
的意念与联想。
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体验空间,对建筑类型
和风格特征进行了解,用建筑学理论去指导绘画,准确
刻画建筑结构特征。徽州民居院狭宅高、马头山墙秩序
图1藏族碉楼挺拔壮丽的外观
收稿日期:2005一06一08
万方数据
第4期 朱瑾:谈建筑绘画视觉语言与三维空间体验的关系 27
井然却不乏抒情化的田园风格,湖西吊脚楼的木质墙板构成其温暖的主色调、参差高下的木柱架空底层以
防虫蛇侵袭和地气潮湿,山西寨堡砖石建造,则如同城池,蔚为壮观,福建客家圆形土楼是聚族而居的集中
布局建筑型制,而藏族碉楼拔地生长,层层叠叠的斜墙面庄重大气,大胆绚丽的色彩更是其他民居建筑无法
比拟的(见图1)。掌握建筑的特征之后,画建筑画时就更多一些胸有成竹的酝酿。
(二)思考与理解物像
思考是绘画的基础,没有经过思考的画面是没有灵魂
的。思考不同于直觉,它是有素的专业视觉训练的反馈。
有经验的设计师或画家之所以寥寥数笔便能栩栩如生,除
了敏感的直觉之外,更重要的是参与了概括性、抽象性的
思考与布局安排(见图2)。有人将大师的绘画与儿童画比
效,发现他们都采用图形画的概括手法;而前者参与了思
考后的删减,后者更多是左脑的潜能在无意识作用。阅读
埃瑞克·欧文·摩斯这位在现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