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鎏镀——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在材料表面上镀金属的技术.pdf
涂 装 与 电 镀
、
一专家一
嚣 鎏镀 一中国古代发 明的一种在材料
表面上镀金属 的技术
吴元康 储荣邦
(1.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6;2.江苏省表面工程杂志,江苏南京,210016)
摘 要 介绍3500年前中国商代早期发明的一种在青铜器表面鎏镀富锡铜的技术,使青铜嚣表面美观并耐蚀。
到了2500年前的春秋晚期又发明了在青铜器表面鎏金的技术,使青铜器外表更美观并更耐蚀。鎏金技术历经二
千多年的各朝各代,一直延用至今,仍在一些仿古铜工艺品上应用。鎏富锡铜技术一直在铜镜的表面处理技术 中
应用,该技术在青铜嚣中应用时间长达三千多年。在古代,鎏金青铜器和鎏富锡铜镜随东西方交流逐渐 出口到东
亚、东南亚、西亚和欧洲各国。鎏镀技术也传 向日本、朝鲜及西亚各国。它对世界各 国在鎏金装饰技术、铜镜鎏富
锡铜、玻璃镜鎏锡汞齐和齿科补牙的银铜锡汞齐材料的发展都有过一定的贡献。鎏镀技术是中国古代的重大技术
发明之一,而且至今还在运用着。
关键词 青铜器;鎏镀 ;汞齐;鎏富锡铜;鎏金;铜镜;斑纹刽
焉。扩言之,中国古代铜器铸术之高尚程度,非斯
1 前言
时任何他处之所能及。且中国铜兵时代极早,足与
鎏镀即汞合金镀 ,此工艺被公认为2500年前中 西方地中海东区者相 比,或且过之。外镀之术,实
国春秋末期 已被发明了,并用于青铜器的表面鎏 足以超越斯世,而使吾人之研究铜器文化者,不能
金…。到战国初,大量鎏金青铜器 出现了 。]。鎏 不注意远东,且 以主要地位许 中国也”。 这是中国
金在古代名为 “鋈续”J【J,汉书称为黄金涂L1j。鎏 古代兵器研究专家周纬先生的引文。他在文中还
金工艺在许多文献 中都有叙述。 谈到一件安阳殷墟 出土之铜盔,“此盔里面底质系
古代 的鎏镀工艺实际上包括鎏金、鎏银和鎏富 粗糙之天然红铜,并未腐锈,外面则镀有厚锡一层,
锡铜三种工艺过程。鎏金与鎏银工艺 已被 国内外 光泽如新 .且夹有白光……”_。
专家认可,出土文物也已鉴证 ¨。j。鎏富锡铜 曾被 学者马清林等在文献 [5]中叙述了中国古代表
人在铜镜上提及,一种看法是古铜镜表面镀 了一层 面富锡镀青铜器 ,自商代前期就出土了许多,以礼
锡汞齐 (即鎏锡);另一种看法是古铜镜表面未曾鎏 器为主,并且列表选例 自商前期至西汉时期的表面
过锡,而是镀的其它金属,因为铜镜面测不出汞的 富锡或镀锡 (或锡铅)青铜器共 79件,该文指出:
成分 J。 “陈列于各大博物馆中的商周青铜礼器及兵器,富
实际上早在 1922年巴黎法文 《考古学杂志》上 锡(或镀锡)尚好者不乏其例……现存于台北故宫
考古学家卫松(AndreVaysondePradenne)曾化验周 博物院中的许多古代青铜器也是富锡 (或镀锡)器
戈等兵器,而有以下按语:“中国古代,已有外镀,殊 物。如子 爵(jwl199—38),亚酶父丙角 (jW84—
可钦异 !且其外镀,不仅为美观避锈起见,又有保 32)、兽面纹壶 (JWI576—38)等。从商中期开始,表
护兵器本身之功能 ,加大战斗之效力及兵器之价值 面具有亮 白色斑块 、黑漆古、绿漆古、粟色、枣皮红
收稿 日期 :201O一 】】__29
作者简介:关元康,东南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获e9项发明专利和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参
与编写 《超硬材料》和 《现代电镀手册》等专著 ,在国内外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多次荣获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