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精品-PPT】 .ppt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农十师电大 制作人:李 燕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的目标和要求 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线索 * * 性质和目标 内容和要求 教学大纲 ☆性质和目标 1、《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带有专题研究性质,其学习目的是利用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更深入地理解一些古代的重要文学现象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通过四个专题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发他们对文学研究的兴趣。 2、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3、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增加知识深度、广度,充实文学理论。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按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分为四个部分,即《诗经》与楚辞研究、唐诗宋词分类研究、元明戏剧研究、明清小说研究。四个专题的角度、方法各有特点,而且都尽可能地介绍学术研究的前沿状况,努力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也为那些有兴趣进一步研究的同学指点治学的门径。 ☆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之一 《诗经》与楚辞 “风”、“骚”传统 中国文学历史悠久,并有着独特的民族形式、美学理想和发展道路。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文学中得到最为充分发展的体裁。在中国文学发展中,主要形成的“风”“骚”传统,是我国诗歌的两种不同的优良传统。 “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它们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各以自己的思想,卓越的艺术成就和鲜明的特色,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典范,两面旗帜。分别是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发展之源。 原始歌谣 (萌芽) 建安 (文人诗出现高潮) 元代 宋代 唐代 (高峰) 两汉 (发展) 明清 “弹歌” 先秦 (里程碑) 两晋六朝 (在文人手中转入低潮) 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乐府民歌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曹操、建安七子 “建安风骨” 北朝民歌 陈子昂、杜甫、白居易(新乐府运动)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小说:曹雪芹、施耐庵 元曲、杂剧:关汉卿、马致远 苏轼、文天祥: 诗词—爱国主义作品 《诗 经》 是 我 国 最 早 的 一 部 诗 歌 总 集, 共 收 录 周 代 诗 歌 305 篇。 原 称 “诗” 或 “诗 三 百”, 汉 代 儒 生 始 称 《诗 经》。 现 存 的 《诗 经》 是 汉 朝 毛 亨 所 传 下 来 的, 所 以 又 叫 “毛 诗”。 据 说 《诗 经》 中 的 诗, 当 时 都 是 能 演 唱 的 歌 词。 按 所 配 乐 曲 的 性 质, 可 分 成 风、 雅、 颂 三 类。 “风” 包 括 周 南、 召 南、 邶、 庸、 郑、 豳 等 15 国 风, 大 部 分 是 黄 河 流 域 的 民 歌, 小 部 分 是 贵 族 加 工 的 作 品, 共 160 篇。 “雅” 包 括 小 雅 和 大 雅, 共 105 篇。 “雅” 基 本 上 是 贵 族 的 作 品, 只 有 小 雅 的 一 部 分 来 自 民 间。 “颂” 包 括 周 颂、 鲁 颂 和 商 颂, 共 40 篇。 颂 是 宫 廷 用 于 祭 祀 的 歌 词。 一 般 来 说, 来 自 民 间 的 歌 谣, 生 动 活 泼, 而 宫 廷 贵 族 的 诗 作, 相 形 见 拙, 诗 味 不 多。 《诗 经》 是 中 国 韵 文 的 源 头, 是 中 国 诗 史 的 光 辉 起 点。 关 雎⑴ (周 南)⑵ 关 关 雎 鸠, 在 河 之 洲。 ⑶ 窈 窕 淑 女, 君 子 好 逑。 ⑷ 参 差 荇 菜, 左 右 流 之。 窈 窕 淑 女, 寤 寐 求 之。 ⑸ 求 之 不 得, 寤 寐 思 服。 ⑹ 悠 哉 悠 哉, 辗 转 反 侧。 参 差 荇 菜, 左 右 采 之。 窈 窕 淑 女, 琴 瑟 友 之。 ⑺ 参 差 荇 菜, 左 右 毛 之。 ⑻ 窈 窕 淑 女, 钟 鼓 乐 之 【 注 释 】 ⑴关 雎 : 篇 名。 它 是 从 诗 篇 第 一 句 中 摘 取 来 的。 《诗 经》 的 篇 名 都 是 这 样 产 生 的。 ⑵周 南 : 西 周 初 期 周 公 旦 (公 元 前 1063-前 1057 年) 住 东 都 洛 邑 (在 今 河 南 省 洛 阳 市), 统 治 东 方 诸 侯。 “周 南” 郎 是 周 公 统 治 下 的 南 方 诗 歌。 《关 雎》 是 一 首 情 歌, 写 一 个 贵 族 男 子 爱 上 了 一 个 采 荇 菜 的 姑 娘, 思 慕 她, 追 求 她, 想 和 她 结 婚。 ⑶关 关: 象 声 词, 鸟 的 啼 叫 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