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二地理教学教案:4.1《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湘教版选修5).docVIP

2013年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二地理教学教案:4.1《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湘教版选修5).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活动探究:阅读P76页的“我国与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思考第1题。 阅读P78页的“国际减灾十年与国际减灾日”;“2003年:面对灾害,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 续:2004年:减轻未来灾害,核心是如何“学习” 2005年:利用小额信贷和安全网络,提高抗灾能力 2006年: 减灾始于学校 2007年: 防灾、教育和青年 2008年:减少灾害风险 确保医院安全 为什么98年洪水淹没范围比54年小? 一、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 1、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2、治理措施:长江防洪体系建设 河湖治理 平垸行洪 阅读:P79页“洞庭湖4350工程” 活动探究:阅读P80页“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回答问题。 二、“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1、“三北”防护林的范围、形式及主要作用 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 农田、草场、林网化工程 2、“三北”防护林的建设 3、“三北”防护林的效益 三、淮河流域治理工程 1、历史上的淮河大水(1931至2007年) 2007年淮河大水: ??? 继2003年淮河洪水,仅仅相隔3年,2007年淮河流域再次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安徽省再次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2007年6月19日入梅,7月26日出梅,梅雨期37天,比常年平均多12天。期间安徽省先后有4次明显降雨过程,即6月19一23日、6月29一7月8日、7月13一14日、7月18一23日。 2003年淮河大水: ??? 2003 年,夏季淮河流域发生了持续性洪涝灾害,主要暴雨过程出现在6 月下旬~7 月下旬初。这期间淮河流域先后共有7 次强降雨过程,分别出现在6 月22~23 日、6 月24~27 日、6 月29 日~7月3 日、7 月4~7 日、7 月8~11 日、7 月12~13 日、7 月21~22 日。由于降雨时段集中,降雨量大,雨带稳定,造成淮河流域严重洪涝灾害。其中最大30 d 降雨发生在6 月22 日8 时~7 月22 日8 时,部分地区降水在400 mm 以上,局部地区达946 mm ,此次降雨为淮河流域自1954 年以来的最大降雨。 1991年淮河洪水: ??? 1991年淮河、太湖流域发生大水,淮河受淹耕地401万公顷,受灾人口5423万人,倒房196万间。1991年5月21日至7月15日的56天时间内,我国江淮地区发生了两次集中性降雨过程。洪泽湖蒋坝最高水位达14.06米,三河闸最大泄量8450立方米每秒,入江水道 金湖最高水位11.69米,超过历史最高记录0.50米。 1975年淮河洪水: ??? 8月上旬淮河上游出现罕见的特大暴雨,河南省泌阳县林庄3天雨量达1605.3毫米,位于暴雨中心地区的两座大型水库失事,河南省有820万人口,106万公顷耕地遭受严重水灾,倒塌房屋560万间。??? 1954年淮河洪水: ??? 1954年夏季,淮河流域发生了类似于1931年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河南、安徽、江苏3省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其中安徽灾情最重。据淮河水利委员会规划设计院1986年计算成果,1954年淮河干流正阳关和洪泽湖中渡以上30天洪量为50年一遇。整个7月份,连云港、徐州、许昌一线以南雨量均超过300mm,雨区主要分布在淮河正阳关以上流域。淮南山区及洪汝河、沙颍河中下游雨量最大,有4处暴雨中心:史河上游吴店月雨量1265.3mm;淮河王家坝923.8mm;沙颍河支流汾泉河临泉1074.9mm;沱河宿县963mm。 ??? 1931年长江、淮河大水: ??? 该年水灾遍及全国16个省份。灾情最重的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湘、鄂、赣、浙、苏、鲁、豫、皖8省,农田受淹面积973万公顷,受灾人口5127万人,占当时8省人口总数的1/4,死亡22万多人。在淮河流域,从6月下旬淮河上游出现暴雨开始,到7月中旬,洪水开始从河南冲入皖北,洪泽湖以上32000平方公里的地区成了洪泛区。安徽北部受灾最严重的十五个县,有60%的田地被淹。 2、淮河多水灾的原因:阅读P83页的原因分析 3、国家治理淮河的几个阶段及做法: 20世纪50-60年代: →修建水库、加固大堤、疏通河道等 2003年以后: 临淮岗工程总投资22.67亿元,2001年底动工兴建,2003年11月提前一年成功实现淮河截流,2006年6月,主体工程顺利通过竣工初步验收。 将使淮河干流的防洪标准由过去的不足50年提高到100年。一旦淮河发生50年一遇以上洪水,可确保淮北大堤保护区内1000万亩耕地、600多万人口以及沿淮重要工矿企业和城市安全,一次性防洪减灾效益为306亿元,是工程投资的10多倍。它的建成对于完善淮河流域防洪体系,促进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调度,保障流域经济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fengder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