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应急疏散随机服务系统的网络流模型研究.pdfVIP

人员应急疏散随机服务系统的网络流模型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般工业技术

维普资讯 人类工效学 ∞1年6月第7量勇 期 文章编号 :1](06—83o912oo1)02—0013-05 人员应急疏散随机服务系统的网络流模型研究 张培红,陈宝智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lOOO6) 摘要:重大事故发生时.应急疏散行动过程中、疏散空间网络的各节点,都有可能出现排队等待疏散服务 的现象,甚至可能会引起人们互相拥挤,造成恐慌及群集事故的发生。应急疏散空间的各种不同类型应急疏 散排队系统.其服务性能主要取决于服务系统的极限容量、疏散服务能力的随机性等。本文首先对应急疏散 空间排队疏散服务系统的基本变量进行定义和讨论 进而建立关于人员应急疏散性状的数学模型。并以单 元疏散空间为例.进行应急疏散空间排趴网络分析法的计算机模拟,与理想疏散状态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 析.分析应急疏散系统的疏散性能和群集滞留现象。其研究成果必将促进城市减灾工程及安全科学理论体系 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 排队论:直患疏散;群集事故;随机过程 中图分类号:TU97656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本文的研究中,规定疏散空间的排队网络遵 当火灾、毒气泄漏等重大事故发生时,需要紧 循先到先服务的服务规则;当某服务系统失效时, 急疏散的案例时有发生。紧急疏散行动过程 中, 疏散人员可以选择其他服务系统。各服务系统的 疏散空间网络的各节点,尤其是在流通断面突然 极限容量和可 以提供的服务时间受事故状态限 变小或步行速度突然降低的楼梯 口等节点位置, 制 本文第二部分将就排队疏散系统中具有普遍 都有可能出现排队等待疏散服务的现象。长时间 意义的主要的系统特性量进行讨论。第三部分将 排队,甚至可能会引起人们互相拥挤,造成恐慌及 以一单元疏散空间为例,对其出口节点的排队疏 群集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对应急疏散空间的 散特性进行详细讨论 最后将 以一实例,进行排 排队疏散性能进行分析,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应急 队疏散系统和理想疏散状态下的计算机模拟结果 疏散系统的安全疏散性能。 的对比分析。 由于各应急疏散空间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特 2 排队疏散系统的随机变量和系统状态参数 点,不同的使用功能,以及人员分布情况的差异 应用排队论研究疏散问题,首先须将所研究 等,应急疏散排队系统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具有 的应急疏散空间模化为网络图 G(V,E)。V= 不同的系统特性量。不同类型的应急疏散排队服 {V. , :,表示所有源节点、中间节点、终点节 务系统,其服务性能主要取决于服务系统的极限 点的集合 所谓源节点,即只有流出流量,无流人 容量、疏散空间网络中各节点及节点之间连接通 流量的节点,用 表示;所谓中间节点( ),即 道的疏散服务能力等。即使是同一单元疏散空间 排队网络中既有输入流量 、又有输出流量的节点; 网络,由于各节点上人员行为特点和事故状态的 所谓终点节点 ( ),即只有流人流量,无流出流 差异及变化,以及节点之间连接方式的不同,各节 点呈现不同的排队疏散特征:顾客到达遵从不同 量的节点,它在实际疏散空间中即最终的疏散出 的规律,服务系统的服务特性存在显著不同,呈现 13。E表示所有节点 和节点 之间的连接 的 随机变化的特点和不确定性 集合。只有 自节点 i至节点 之间存在实际的可 ÷本文受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 目资助(项 目

文档评论(0)

fengbing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